三、工業基地創軍工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前,中共中央就考慮盡快地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東北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有著全國其他地區都無法比擬的工業原料的生產能力和機械加工能力,兵器生產也很有基礎。如果我們掌握了東北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對全國解放戰爭所急需的各種軍需物資供應將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此,根據中央的指示,東北局在東北站穩腳跟之後,就把恢複工業生產,組織軍事工業生產體係作為東北的重要任務來抓。當全力準備大反攻的時刻到來之際,這個任務就顯得更為緊迫。
前麵曾經介紹過劉亞樓的一段談話。從那段談話中可以得知,當我軍進入東北時,我們在接收日偽產業這一問題上,並未得到已經進入而且全麵控製了東北的蘇軍的支持。雖然我們在從延安和各根據地選派幹部時就已經有意地選派了若幹這方麵的專門人才去東北,可是他們到東北後根本無法接收日偽產業,當然也就無法組織什麼軍工生產。當時的後勤軍需物資供應,一方麵是靠自己搜集,靠向敵人奪取,另一方麵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同蘇聯交換。1946年蘇聯因為自然災害而使農業生產受損,穀物缺乏,我們用很大力氣組織了100萬噸糧食與蘇聯交換了一大批日軍武器(因為製式不同,蘇軍一般不用日軍武器)。此外,當時朝鮮的金日成剛從東北回朝鮮不久,和我方聯係較多,對我們態度也很友好,把當時朝鮮用不上的大量日軍武器和其他物資也給了我們不少,兩年之中,共有2000多個車皮。為此,東北局還專門在朝鮮設立了由朱理治負責的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
但是,上述來源隻能解決一時的困難。為了支援前線,我們必須要有自己強大的軍事工業。在東北建立軍事工業的最早領頭人是韓振紀。
韓振紀是河北高邑人,保定陸軍講武堂出身。1931年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加入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任過副團長,在長征中擔任軍委幹部團參謀長。抗日戰爭中,先在八路軍一一五師任副團長、團政委,以後到新四軍工作,長期擔任新四軍的軍工部長,成為我軍軍工戰線的重要領導幹部。當抗日戰爭勝利我軍開進東北時,他正在新四軍二師當參謀長。由於考慮到東北軍工生產的需要,特地把他調至東北,擔任了民主聯軍的軍工部長兼政委。
經過艱辛努力,我軍在東北的第一個軍事工業基地在韓振紀的帶領下於1946年秋天在中、朝、蘇三國交界處的琿春建立,第一批開辦的有機器廠、子彈廠、手榴彈廠、煉鐵廠、裝藥廠、木材廠。我們利用到處搜集的設備和原料,依靠自己的技術人員和改造日軍留下來的技術人員,終於得以源源不斷地把子彈、手榴彈和炮彈送上前線(通往北滿的通道是通過朝鮮走海路過去的)。到了1947年,其他根據地也在琿春基地的經驗指導下陸續辦起了大小不同的軍工廠,東北的軍工生產逐漸形成了規模,每月能生產手榴彈5萬枚、擲彈筒彈10萬發、子彈(包括利用舊彈殼複裝子彈)500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