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小無猜(1)(2 / 2)

她不過四五十歲的年紀,眉眼之間,精神矍鑠,全是笑意,絲毫不見半點兒老態。她一襲寬袖蟒紋氅,手裏拿串念珠,滿頭青絲摻雜華發盡數綰起,斜斜地倚在塌上。

她一邊差人去煮碗血燕端給皇上,一邊叫我抬起頭來,給她看看。

“你叫什麼名字?”

敏希舅母壓低了嗓音道:“太後問你話呢。”

“回太後的話,我叫蕙兒。”

我一麵答著,一麵也忍不住向那太後望去。隻見她眼角的幾道細紋忽然蕩漾開來,她竟笑著招呼我起身,走到她麵前去。

“嘖嘖,天生一副美人胚子!”她站起來,牽了我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對敏希舅母道,“敏希,你該不是自己沒有女兒,從哪兒拐來個俊俏丫頭吧!”

“太後慣會取笑敏希!”敏希舅母說著就笑起來,停了一下,又說,“回太後,這孩子,喚明珠一聲舅舅,正是納蘭·雅爾檀的女兒。”

“哦?”太後略一沉吟,吩咐一聲“蘇沫爾,賜座”,便有一個叫蘇沫爾的宮女搬了凳子過來,領了我們在太後塌前齊齊坐下。

敏希舅母便開始講我那可憐的額娘和天殺的阿瑪。太後聽著聽著,不覺也濕了眼眶,她輕歎一聲:“這天下有多少做娘的,以為替兒女辦了最好的婚事,到頭來卻是錯的。”

我以為她說的是我的外祖母,尼雅哈的四夫人。可是她目光裏幾分愛憐,幾分憂傷,又好像說的是她自己。

她拿出手絹,擦擦眼角,叫蘇沫爾去取些糕點。蘇沫爾應聲去了。這當兒她便問起容若近來的功課。

容若畢恭畢敬道:“回太後,還在讀四書,剛學到《孟子》。”

她便點點頭:“好啊好啊,聖人的學問,須得用心體悟。江山社稷的希望,可就係在你們身上。你和三阿哥,須得互相鞭策,才能都有長進。”

這是我第二次聽到“三阿哥”,心中不免有些好奇,這三阿哥究竟是何方神聖。未及多想,這邊容若剛謝了太後教誨,那邊就見蘇沫爾端上來一盤精致的棗泥山藥糕。色澤、形態都是上乘。

太後笑說:“今兒你們可有口福了。早上皇後親手做了這個送來,都來嚐嚐。”

敏希舅母連忙推辭:“這是太後最愛的,皇後娘娘一片孝心,如此怎生受的起?”

太後搖搖頭:“莫推辭了,自家人若這般客氣,反倒生分了!”她便分給我們每人一塊,還剩下幾塊,就叫蘇沫爾用紙包好了,係上一根小紅繩子,塞到我手裏,叫我拿好。

那棗糕香軟可口,不黏不膩,竟比青團還要好吃!

太後看揆敘狼吞虎咽的模樣,也顯出十分的喜歡,藏不住滿眼慈愛道:“揆敘,你阿瑪說你最近武藝大有精進,將來做個將軍,為我大清開疆拓土,如何?”

揆敘嘴裏的還沒咽下去,就含糊不清地急著回說:“揆敘萬死不辭!”

隻怕太後樂得麵上、心上都要開花了。

她便對敏希舅母道:“平日裏總跟你說經常過來,經常過來。你看你這一來,小孩子們說說笑笑的,哀家這老太太的慈寧宮裏便要比平日熱鬧三分呢。”

敏希舅母忙道:“太後高興,敏希便隔三差五帶他們過來,隻是總怕小孩子吵鬧,拂了太後清修的雅興。”

太後聽了,神情越發慈愛,她語重心長道:“敏希,苦命的好孩子!你如今阿瑪額娘都不在了,叔父多爾袞也去了多年,你便將哀家這裏當作娘家,哀家也隻當你是親生的閨女,咱娘倆多說說體己的話兒。若是明珠待你不好,也隻管對哀家說,哀家與你做主!”

敏希舅母亦動情道:“有太後做主,敏希還有什麼不好。隻是太後也要保重鳳體,莫要常動肝火,傷神傷身。”

太後聞言,目光裏閃過一絲黯淡,接下來便是悠長的一聲歎息。

蘇沫爾便不忿道:“格格也是知道的,董鄂妃這一病,皇上就一直守著,隻是這幾日越發不好了,帶累皇上連早朝也不能去,折子也不能批,至於這後宮,除了到太後跟前請安,便是再無他人了!敬事房的公公來說,這半年,皇上都……”

太後便咳嗽幾聲,打斷說:“蘇沫爾,別說了,當著這些個孩子。”

蘇沫爾便不再說下去。

我倒是聽額娘給我講過蘇沫爾,依稀記得她是太後的陪嫁丫頭,太後身邊最親信的人,今日一見,果然是有幾分厲害。

蘇沫爾雖未講完,敏希舅母已然心領神會,她便使個眼色,遞話給瑞姑:“瑞姑啊,禦花園裏應開了不少的好花,你帶容若他們去看看吧。”

瑞姑便帶我們出去。

隻聽耳後又是一聲歎息,隱約聽到蘇沫爾又說:“眼下朝堂的事,皆是仰仗索尼大人與鼇中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