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氣息玉精神(1 / 1)

蘭氣息玉精神

王蒙

許多年前讀到李子雲發表在《讀書》上的一篇評論宗璞作品的文章,她從黃仲則的詩中拈出“蘭氣息,玉精神”六字來形容宗璞的作品的風格,我以為她以此來寫宗璞其人其文,是再貼切也沒有了。

許多人痛感於文壇風氣之惡劣,他們提出“麵向文學,背向文壇”,要保持“清潔的精神”,要不“媚俗”,要“甘於寂寞”,不要“媚俗”,還有什麼文學是“孤獨者的事業”等。

宗璞從來沒有提出過什麼號召過什麼咒罵過什麼。但是想一想,她做到了而不是說到了這一切,你大概不能不承認,她的精神是清潔的,她常常是遠離文壇乃至脫塵拔俗的,更不會去媚哪個俗。正因為她甘於寂寞,所以從來不覺得也不訴怨什麼寂寞的。一切的鬧鬧哄哄、蠅營狗苟、是是非非裏,都沒有宗璞的存在和印跡。

她受過很好的教育,她的作品裏彌漫著書香,然而她連高級職稱都沒有。許多老作家老領導關心過她的看病難的事,到了,她的職稱問題也解決不了。卻原來,沒有高級職稱的人才更“高級”呢。

她的寓所裏也有朋友們的身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然而她沒有自己的一夥兒,她和她的友人們隻知談“義”、“藝”,從不言“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從宗璞身上你體會到了真諦。

一次在一個聚會中我說到了自己的“新作”的進展,宗璞大聲對我說:“王蒙,你要寫慢一點!”這就是對我的友誼,也是最嚴厲的批評了。

她素常說話聲音極小,她並不怎麼善於詞氣,她從來沒有大聲疾呼的習慣,以至有一次我聽不清她的講話,不禮貌地說:“你怎麼說話像蚊子?”

然而她帶棱帶角,有自己的見解,決不苟同從俗。對於一切炒作起哄,她有一種本能的拒斥和保留。她有所為,更是有所不為;有所交,更是有所不交。對於卑汙,她絕對不能接受。

最近一次作代會前後,有些作家為自己的“一官半職”奔走得辛苦。有些作家為打掉與自己不是一個圈子的候選人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把他們的告狀信收入文集,堪稱奇觀。宗璞對此木然無覺,大家也幾乎忘記了她。

忘了也罷,木然也罷,她還是榜上有名。誰說作代會沒有什麼文學的民主呢?至少宗璞的當選主席團委員給人們帶來了民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