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與寫黃鶴樓的詩因此飛翔到現在,飛翔在中國中小學教材中。而我們現在置身無法詩意棲居的惡劣環境,心中是“惟有長江水,無語向東流”。
後人的中學小學課本中,我們這一頁肯定會是空白,我們肯定會缺席。那些樓毀滅了,可以通過想象和文字記載來重新建造。而我們這個時代通過什麼來進入曆史呢?
下篇 江灘——希望的武漢
寫完這篇章文字,心裏很沉重,覺得愧對武漢朋友。在武漢期間,與他們相處,他們對人的熱情與耿直,遠遠超過了我所走過的許多城市的許多人。但是,我隻能真實地記錄在黃鶴樓所看到的,並真實地寫自己的感受。我隻有真誠地向他們說聲“對不起!”
不過,值得武漢人驕傲,也值得我為武漢人慶幸的是,武漢沒有在環境破壞的路上一頭走到黑。他們在整個長江流域的城市中,創作了一個經典:江灘風景區。這個新興的風景區成為了武漢新的城市品牌——2008年9月躋身於國家水利風景區。
武漢江灘位於漢口長江中下遊武漢段北,全長7公裏,麵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當年這裏是常受長江洪水侵擾的一大險灘,每逢雨季,洪水來襲,江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到威脅,而且江灘上常年存留著許多垃圾、瓦礫和違章建築物,又亂又髒。新世紀以來武漢政府在開展防洪工程建設時,跳出簡單築堤防洪的傳統框架,標新立異,以“親水、生態、休閑”的全新理念,將防洪與環境的綜合整治與美化江灘結合於一體,清除違章建築和阻水物體,依不同季節水位建起了三級親水平台,大規模進行花草樹木綠化,栽種了各類樹木70多種,形成了以銀杏、竹林、枇杷、桂花、雪鬆、樟樹、廣玉蘭、烏桕等為主題的8個片區的“綠化濱江長廊”。國家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高度讚揚,武漢江灘是城市防洪與環境創新有機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成功典範。
2011年12月,《光明日報》對武漢江灘風景區進行了報道。
這篇報道同時對江灘蘆花節進行了報道,介紹了武漢城市的新舊變化,傾注了作者的感慨和欣喜,更讓我看到了武漢的希望。由武漢江灘我想到了一件事。1872年3月1日,根據美國國會法案規定:“為了人民的利益,黃石公園被批準成為公眾的公園及娛樂場所”,同時也是“為了使它所有的樹木、礦石的沉澱物,自然的奇觀和風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現有的自然狀態而免於被破壞”。當時的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在提案上簽了字。至此,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誕生了。與此同時,在美國也誕生了一個新的機構——“國家公園管理局”。這個機構的責任是通過管理這些區域,為公眾提供欣賞機會,並且保證以“不損害下一代人欣賞”的方式對資源進行利用。
武漢江灘,成就了“不損害下一代人欣賞”的奇跡。麵對這一“國家公園”,崔顥肯定會寫出新的千古絕唱“黃鶴樓”——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