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遊戲(1 / 2)

冬天的遊戲

冬天,男孩們最愛玩的是打“嘎”。那“嘎”是用木棍砍成的兩頭尖尖的一種玩具。一般都用木質堅硬的棗木或槐木來做。長的十幾公分,短的七八公分。用木棍一敲那尖兒,“嘎”就蹦出去老遠。或用木棍一敲,“嘎”蹦起來時,順勢用棍子把“嘎”打出去。會打的,一棍子能把“嘎”打出去十幾米遠。玩的時候,兩個孩子先“將軍寶”,出剪子、包袱、錘,贏者先在一個畫成方形的“老家”邊上開“嘎”,輸者去“嘎”落下的地方,撿起“嘎”往“老家”扔。這個動作叫“喝卯”。如果扔到方框的“家”裏,由扔“嘎”者接過對方的木棍打“嘎”,由對方再“喝卯”。打“嘎”的辦法有好多種,有的開出“嘎”後,還要再跑到“嘎”落下的地方,再開“嘎”,叫“趕絕巴”,趕幾次,“喝卯”者就往回扔幾次。直到在“家”門口,“喝卯”的要往“家”裏扔“嘎”了,打“嘎”的拿木棍阻擋。有點兒像打冰球的守門員的樣子。“嘎”扔進去了,由扔“嘎”的再開“嘎”。“嘎”被守門的打出來了,由持棍者繼續“開嘎”。

還有雙方各分為兩人一組,三人一組,甚至四五個人一組的。有些十五六歲的大孩子也來參加這類遊戲。大孩子技術高,勁兒大,使的棍子又粗又長,一棍子能把“嘎”打出去二十多米。“喝卯”的孩子像小馬駒子一樣,跑來跑去,嘴上噴吐著一團團的白氣。為了能使上勁兒,就把棉襖右邊的袖子脫下來,用左手摟住,赤著右胳膊和右肩膀,撿起“嘎”往回扔。如果是左撇子,就把左邊的棉襖袖子脫下來,用左手扔。

如果是一組三四個人,就由一組的孩子,一個一個接力地往遠處打,再由對方一組的孩子,一個一個接力往回扔,由最後一個往“家”裏扔。這種三四個人甚至是四五個人一組的打“嘎”,如一方得勢,能把“嘎”打出三四裏路去,而對方“喝卯”的要跟著“嘎”喝到東山邊上。一個個累得氣喘籲籲。勝方覺得很得意,輸方也覺得很過癮、很開心。

山子打“嘎”的技術很一般。參加了幾次,都是“喝卯”。小夥伴們也不好意思老讓他“喝卯”,就說:“重來!”後來,山子覺得自己不大中用,影響了小夥伴們的戰績,就不參加了,隻在一邊看。看打“嘎”,也是一種樂趣。山子還找了一根斷了的接力棒,自己用一把舊菜刀砍了個“嘎”。那“嘎”中間有一段紅油漆,挺好看。有時就和小夥伴們打著玩。隻是有一次,山子的“嘎”打到了旁邊一個推碾的女孩臉上,那女孩惱了,把“嘎”裝起來,不給山子了。

打“嘎”,是山村的男孩子們冬日裏玩的主要遊戲。

再是溜冰,東灣有兩個水灣,冬天灣裏的水很少,即使結了冰,能上去玩的孩子也沒幾個。經常是在房子的背陰處,雨水雪水流下來結了一層薄冰,男孩子先在一邊助跑幾步,雙腳站上去,“刷”地滑出去幾米、十幾米。之後,一個接一個地往上跑。有的剛一上去,就“呱嘰”摔了個屁股蹲兒,於是大家一起大笑。還有的滑了三四米,站立不穩,“咣——”摔個四腳朝天。還有的滑到頭了,卻被絆了一下,來一個“過年磕頭”。

山子膽子小怕挨摔,不敢去滑。看著男孩子們“刷”地滑出去的樣子,很是羨慕。

男孩子玩的,還有砸杏核,也叫“參”杏核,當地口音把杏核叫杏胡。再就是彈溜溜蛋兒,打轉“嘎”(陀螺)。

“參”杏核一般在五月杏子下來時玩。在地上挖一個小坑,坑內砸得又圓又結實,像個小碗。在坑邊上再畫一個圓圈兒,如果是兩個孩子玩,由雙方“將軍寶”,輸者往坑中放一枚杏核,由贏者持一枚杏核把坑裏的杏核“參”出來,也就是砸出來。如果“參”出來了,而且是“參”到了圓圈外邊,輸者再往裏邊放一枚,由勝者再“參”。以此類推。技術好的孩子,能把對方的十幾顆、二十多顆杏核全贏過來。如“參”不出來,由另一方再“參”。依次類推。坑裏的土“參”得多了,一個孩子就趴下去,眯著眼一吹,吹得滿臉都是細土,也不在乎。若是四五個孩子一塊兒玩,“將軍寶”之後,由輸者每人在坑中放一枚杏核,贏者掄起胳膊去“參”,“參”出來的歸贏者。有的技術好的,一次能“參”出來三四個,輸者就繼續往裏放杏核。技高者不一會兒能贏幾十枚杏核。有的“高手”還在杏核上鑽個小眼兒,把裏邊的仁掏出來,裝上鐵砂,再把小眼封住,杏核就沉了,“參”起來特別費勁兒。這種杏核都磨得呈深褐色、發亮。鐵杏核放在坑裏,很沉,別人用杏核卻砸不出來。孩子們不允許用這種鐵杏核參加遊戲,因為那樣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