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莊子·養生主》
在這本書裏,我本是不太想涉及靈魂的問題的。談靈魂就不得不提到永恒,但永恒這塊石頭連上帝都舉不起來,壓在這麼一本輕鬆的書上也過於沉重了。而且我大膽的臆測本書的讀者大多比較年輕,而不是那些會討厭我輕浮口氣的老人。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的靈魂還和肉體結合的很完美,很難感覺到靈魂的存在。隻有當歲月流逝,身體開始跟不上奔流的思緒,容不下膨脹的欲望時,我們才能從這種差異感裏察覺到靈魂的存在。
而且,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會學習唯物主義和無神論,這是一個否定靈魂永存的理論。我不知道諸位有多少是相信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但我想強調一點的是,我接下來討論的問題,絕對和“他的思想著作留在了人類文明之中”以及“他活在人民群眾的心中”之類的唯物論的東西是沒有關係的,也拒絕被這樣的說法引申——我在談論的是真正的靈魂。
對於莊周來說,死亡也不過是生存方式的改變而已。是基於現實的一種未知,一種變化,好似在夢幻中化為蝴蝶一般。
對他來說,死亡是超脫的,自然的,也是自由的。是另一段開始。生與死隻不過是看似不同的同類事物——莊周對死亡沒有恐懼,甚至將其注入了對現世的失望,升華為對死亡這個未知世界的希望和憧憬。
如果否定靈魂,就等於否定了死亡在自然中的地位,把所有人都打入沒有未來的虛無之中,不會有希望,而你與世界的一切聯係都將被割裂——這絕不是莊周要的東西。
同樣的,莊周也不會相信天堂地獄這種懲戒性質的東西——他不相信現世的權威,自然死後也不會讓自己的靈魂受審判。
佛教中有一個比喻,說人的靈魂好似一盞燈火在燃燒著,光在黑暗中構成了世界。每時每刻,每一次輪回的火焰都不一樣,世界也不一樣——直到你大誤徹悟,光與火轉瞬即逝,一切歸虛。
這是一個很美的比喻。但莊子的比喻更加通向永恒。
“木柴會燃盡,但火焰將永遠的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