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即炎帝,又號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窮桑,《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杜預注:“窮桑,少皞之號也。……窮桑地在魯北。”窮桑很可能就是寧陽縣與曲阜、泗水兩縣交界處的小山脈。
黃帝所居,即軒轅之丘,《山海經?海外西經》曰:“軒轅之國在(此)[其北],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一曰]在女子國北。人麵蛇身,尾交首上。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一曰]在軒轅國北。”既曰“不敢西射”,則軒轅丘當在窮山西,“一曰”者並不可靠。窮山即窮桑,地在“魯北”,可見軒轅之丘當在曲阜西北。
《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曰:“封黃帝之後於鑄。”鑄後為蛇丘縣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張鎮南故縣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後於此,可能此即古軒轅之丘所在,至少不會太遠。涿鹿即蜀祿、燭龍、九淖,為古蜀族。
《左傳?宣公十八年》曰:“楚於是乎有蜀之役。”杜預注:“蜀,魯地,泰山博縣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見這裏遠古確有蜀族。
又《山海經?大荒北經》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謂燭龍。”章尾山即鍾山,又名舂山、東山。筆者曾據《穆天子傳》推證該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脈的主峰龜蒙頂。若果如此,則古蜀族當原在平邑縣東北一帶。
冀,金文作“B”正象雙角鬼臉人形。中國古有崇鬼風俗,冀州當即鬼州之意。梁《述異記》卷上曰:“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
蚩尤被殺於冀州,看來應是被殺於他的老巢。赤帝、黃帝、窮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應在汶泗上源範圍之內。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疆域的擴大、對古史的遺忘,人們已經很難讀懂實際保存了曆史真相的《河圖》派九州說了。於是便依據當時中國的版圖來誤讀和改寫它們,從而產生了《周禮》派九州說。甚至我們還可根據《周禮》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東、正北、正西、正南、東南、東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詞語)來大體判斷其產生時間的早晚,即可能《周禮》最早、《呂氏春秋》其次、《禹貢》再次、《爾雅》最後。
後來,鄒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說,“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這恐怕就是鄒衍既見兩種“九州”說而又不能解其乖異,遂折中而言的結果。
隨著夢飛雲收服地獄魔兵遠征軍團,地獄對人間界的第一次侵略以失敗而告終,而這隻是大劫難的開始,在後麵華夏九州將遭受更大的劫難。
這裏的九州不是河圖派的九州,而是指後來的大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