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成才的華羅庚
華羅庚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出生於魚米之鄉的江蘇太湖西北一個名叫金壇的小縣城。
華羅庚從小就愛動腦筋,讀初中時,他的數學天分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初中畢業不久,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華羅庚輟學了。以後,他就幫助父親打理小雜貨店。
熱愛數學的他,並沒有因為失學而放棄鑽研數學的機會。為了擠出時間學習,華羅庚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點著油燈看書,常常全神貫注到忘記了時間,直到顧客來敲門買東西,他才趕緊跑去開門招呼客人。白天,顧客來了,他就幫父親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趕緊埋頭看書或演練數學題。
有一次,華羅庚正在櫃台上奮筆疾書,這時,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看著貨架上的筆問道:“這筆多少錢一支?”他頭也沒抬,脫口而出:“586892!”男子轉頭對著華羅庚驚詫地問道:“多少錢?”“586892!”男子不說話了,帶著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往店外走,正好撞見從外麵辦事回來的華羅庚的父親。一問才明白,原來,華羅庚回答的是一道數學題的答案。等顧客走後,父親強忍住的怒火終於發泄出來,他臉色鐵青,一把從櫃台上扯過稿紙,撕得粉碎。他警告華羅庚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下次還這樣,我就把你這些稿紙全部燒掉!”
華羅庚就是這樣,邊幹活邊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如饑似渴地學習。無論是數九寒天還是盛夏酷暑,他都堅持不懈地刻苦鑽研,就連一場大病使他終身殘疾,都沒有難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強。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力,不斷地朝著數學的殿堂大步邁進。他僅用了五年時間,自學了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為獨立研究數論夯實了基礎。
有誌者事竟成。1930年春,十九歲的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看後對他大加讚賞,邀請他到清華大學擔任數學係助理員。他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常常通宵達旦地鑽研數學。半年之後,華羅庚已經和研究生坐在一起聽課了。第二年,華羅庚的論文開始陸續在國外著名的專業雜誌上發表,清華大學也破例將隻有初中學曆的華羅庚晉升為助教。
從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隻花了六年半的時間。幾年之後,華羅庚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回國之後,成為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
華羅庚不僅在學術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更有一顆拳拳赤子之心,始終表現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1946年9月,華羅庚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前去講學,後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在那裏,華羅庚和家人有漂亮的洋房和豪華的汽車,生活條件十分優越;學校還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科研環境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當新中國誕生的消息傳來,華羅庚毅然地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在給留美的中國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
這就是華羅庚,不僅代表了當時中國學術的巔峰,更是中國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