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平靜生活(2 / 2)

看到這篇通訊報導,龍若海突然想到了這個美女記者到自己家中采訪之後,就突然來了一個不辭而別。當時還產生了一些猜疑,會不會因為招待不周,讓人家感覺不愉快,才會這樣做。

所好的是,龍若海對這種宣傳報導也不十分在意,當然也就不會去追根求源,尋求記者突然離去的真實原因。看到報導之後,他意識到宋丹青的突然離去,應該是有著原因的。

重案大隊裏,由於兩個領導人合作愉快,整個大隊的氛圍也顯得十分融洽。王大為和那一幫老弟兄十分的繁忙。除了正常工作以外,還當上了正經八百的學生。

他們堅決拒絕了龍若海和‘小諸葛’搗鼓的那個幫作代考的方案。一有時間,就往黨校跑,說是要憑真才實學拿文憑。連‘小諸葛’的父親都說,自從黨校開辦函授大專班以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勤奮的學生。

現在的‘小諸葛’,精神麵貌也是大不一樣。穀中天說出要讓他挑大梁的話,讓他很是興奮。有了案件搶著去,而且都是當上了主角。雖然沒有明確探組組長的職務,屁股後麵也已經有了跟班的人。

工作上了路子,龍若海也樂得逍遙。他可不是那種苦行僧式的幹部,能休息不休息,也沒有這個必要。這大熱的天,當然是蹲在辦公室舒服。上班看看看報,喝喝茶,和神仙般的日子差不多。

對於眼前的寧靜,兩個支隊長看眼中,當然很是高興。有人說,做上級的最喜歡看到下麵有矛盾。那樣的話,領導才好操縱自如。其實,也不盡然。那種現象,隻能發生於高層。真正有自信心的領導,是不希望看到這一幕的。

象重案大隊這種實體單位,一旦發生了內部糾紛,就會引起人心波動。內耗肯定會影響戰鬥力。到了最後,當然會對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這兩個年輕的副大隊長,能和平共處,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對於這種局麵的出現,他們當然是心知肚明。特別是龍若海那天接待宋記者的話,也傳到了兩人的耳朵之中。

“老魯嗬,這個孩子太懂事了。這種肚量,連我也做不到。”“是啊,老穀。這種解釋也隻有這孩子說出來,大家才會接受。就他這麼一說,整個大隊明顯平靜了許多。”

“是哦,是哦。我可把話說到前麵。如果再傷人家的心,我可不會答應哦。就象這一次,況秘書找他的事。不推不讓,全部兜下來。到哪兒找這種下屬去?”

“看看,當事人都不說話了。你這個老家夥,還要跳出來打抱不平嗬。放心,你看好他,我也同樣看好他的。你還別說,他應付況秘書的事,確實處置得不錯。不但把事情解決得很圓滿,而且還幫我們做了人情。不錯,不錯,真的不錯。”

龍若海並不知道自己的作為,已經得到了兩個頂頭上司的好評。但他看得出戈喬華的變化,也看到了全大隊警察對自己的擁戴。有時退一步,也是好事。

今後和戈喬華的相處,龍若海也不是沒有想過。他也知道在官場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的人,天生就是對頭怨家。過去大家都在競爭副大隊長,相互之間當然不會有好的感覺。

下一步呢?當然還是對手。說不提防,那是假話。說沒有競爭,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但能在和緩的狀態下,雙方理智的開展競爭。倒也是一件大好事,起碼不會弄得兩敗俱傷。

自己需要的時間和政績的積累。更沒有必要,再去發生這樣沒有意義的衝突。思路理定之後,他與戈喬華的相處當然顯得更為自然。從戈喬華這一方麵來說,他也是個聰明人。

雙方各有實力不同,自己何必總是在硬行碰撞。那樣做,反而幫了對方的忙。自己越是折騰,越是顯得龍若海虛懷若穀,自己反而顯得是小肚雞腸。

從自身能力上講,自己也不比他差。既然他要大度包容,那我也不差,就來上一個兼容並蓄,團結所有的人。

雙方都想到了一道,工作當然好開展了許多。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害怕事多事難。隻要不折騰,再多再難的事情,都不在話下。而且是越忙越精神。

這天下午,處理完手頭幾件公務以後,又和在寧南偵查案件的‘小諸葛’煲了一會電話粥。接下來的時間裏,龍若海就是在看著掛在牆上的掛鍾,看著它在‘滴答、滴答’的走著。不是他不想看書,而是他的心已經飛到了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