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聖欽法師複任大慈寺方丈。
1951年,是年秋天,藏匿於近慈寺的玄奘頂骨被當做浮財沒收。後經學者蒙文通告知川西文教廳廳長張秀熟,才將玄奘頂骨藏於川西博物館。
1953年,聖欽法師受聘任四川省文史館館員、擔任成都市佛教協會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1957年,8月3至8月26日,成都市佛協學習24天,其中佛協右派分子張淨侯、牛次封兩名。12月16日至1958年2月10日,文殊院41人(本廟37人,成都市佛協會長1人,工作人員3人)學習55天,大字報數目353張,意見數目730件,其中有該寺右派分子宏奎、圓照、澄濟、解空四人。
是年於大慈寺成立四川省佛教協會籌備處,聖欽法師任籌委會主任。
1958年,8月31日,成都市佛教協會第一次理事會第四次擴大會議召開,參加者除宗教事務處的王處長外,有廣隆、廣榮、能真、福田、德厚、濟正、覺度(以上昭覺寺);真悟、永建、宏暢、隆全、寂鑫(以上大慈寺);光性、永觀、學理、萬智、宗鏡、定超、聖諦、隆澤、能潛、能靜、永淨、仁勳、陳述堯、熊子寧(以上文殊院、愛道堂、佛協及其他諸寺)。會長慈青、秘書長寬霖。此次理事擴大會議的內容是響應政府號召全民辦廠。
本年度參加社會主義教育學習名單如下:文殊院5人(僧4人、居士1人):學理、本靜、宏悟、聖凡、熊子寧;大慈寺4人:永建、真觀、隆福、演如。開辟東風路,大慈寺後殿被占而毀,唐物接引佛不知所終。
1959年,10月2日,各寺和尚名單及歲數調查,大慈寺一共23人,住寺者14人,在廠者9人;文殊院一共34人,住寺者25人,在廠者9人。
1960年,2月16日下午,市佛協辦公室召開建設“文慈石灰廠”的會議,參加者有寬霖、永建、李震宇、熊子寧。會議內容:礦石問題、鋼材問題、車子問題、經濟問題(由大慈寺撥款1000元、文殊院出2000元,總共3000元作為啟動資金),石灰廠地點定在文殊院。人事方麵:文殊院參加者有寬霖(負責外勤)、德明(負責外勤)、本靜、道正、常林、寂元、常品(負責技術)、慈惠。大慈寺有永建(負責業務)、真觀(學技術)、宏清、通知。準備2月18日開工,一星期投入生產。2月29日午後2至6點,由市宗教局王處長在市佛協召開會議,參加者:能靜、純寶、德厚、真觀、隆詮、元清、定超、能真、寬霖、熊子寧。主要內容為反對以化水為名,借佛斂財,反對亂收皈依弟子等。5月6日,大慈寺召開赴京漢洛陽三門峽等地參觀的傳達報告。發言者有真觀、宏暢、維鈞、清修、寂心等發言。內容為讚揚大躍進等新中國十年的成就。同日,“四川省宗教界參觀團在北京武漢河南等地參觀情況的傳達報告”,由大慈寺永建傳達,愛道堂潛能、文殊院學理補充、“王處長親臨還作了指示”。5月7日,一養場收條:“收到大慈寺肥豬2頭,重331斤,掉換一養場架豬2頭,重131斤,差重200斤,每斤0.4465元,共合幣捌拾玖元叁角正。”大慈寺經手人釋真觀、一養場經手人張世遠。
1961年,3月6日大慈寺住持永建同僧眾製訂《大慈寺生產計劃》一份。“我們要在1961年秉丞(承)黨的措施,全黨全民大辦農業,大辦糧食,堅決響應中共四川省委的號召,種早玉米、紅苕、南瓜等早熟作物。在這三天已挖了四十餘個南瓜窩子,準備挖八十個窩子,每個窩內種四根南瓜秧。今日以(已)良苗南瓜仔(籽)五至七百粒,育苗下種紅苕二百斤,點早玉米二至五分地。”“準備在苗稼出土後,盡量見縫插針的辦法,有空即填,多栽多種多收,既利於自給與飼養,又可以支援市場。”1961年上半年現存寺廟27個:古佛寺(部分出租)、靜修庵、淨明佛學社(部分出租)、積福庵、法雲庵、清修祠、潮音寺、大南海、東南嶽廟(出租)、臨江寺、西蓮寺(出租)、北門火神廟、覺林寺(出租)、報恩寺、喇嘛寺(部分出租)、鐵祥寺、城隍廟(北門,部分出租)、愛道堂、東嶽廟(北門紅石柱,出租)、文殊院、三聖庵(出租)、昭覺寺、白衣庵、近慈寺、金沙庵、大慈寺、觀音閣。
1962年,2月17日,大慈寺存款(賬號200879)截至2月17日止,除代扣所得稅外,止計利息2332.73元。9月,四川省佛教協會成立,聖欽和尚被推為名譽會長。10月22日至31日召開成都市佛教協會第二屆代表大會。選舉了成都市佛協第二屆理事會和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領導機構負責人。其選出理事23名,即永光、寬霖、永建、能潛、能靜、心全、述超、法喜、光性、定超、仁勳、能真、福田、德厚、汶澄、宏暢、覺華、隆性、隆澤、熊字寧、盧雲表、王旭東、伍心言。理事會選出常務理事九名,即永光、寬霖、永建、能潛、光性、心全、福田、仁勳、能真。與會代表一致禮請慈青和尚為名譽會長,選舉永光和尚為會長、寬霖和尚為副會長、福田為秘書長、心全為副秘書長。
本年度,玄奘頂骨被迎回大慈寺供奉。海燈法師一整年於此習拳練武。
1963年,3月1日,《大慈寺自養豬隻月報表》有:窩頭、頭數、存活、自養、代養、已配、已懷、母豬、成年、仔豬、病豬、50至100斤四個等級、飼料儲存諸欄目。表中顯示大慈寺自養豬隻2頭、一頭50斤以下,一頭100斤以上,其中的母豬已配、已懷,豬飼料,包括青、幹、精各兩百斤。5月31日,所列欄目與今年3月1日同。仔豬2頭(50斤以下)、成年2頭(一頭在50斤至100之間,一頭在100斤之上)。青、幹、精飼料分別為200斤、100斤、100斤。
1964年,1月30日,聖欽和尚圓寂。世壽95歲,臘戒79年。遺體荼毗後,葬於峨眉山接引殿前坡下,立碑為記。5月21日,自來水公司來檢修大慈寺光華牌水表。8月22日,成都市東城區紅星街建築修繕隊做《大慈寺銅神像遷移耗工概算》,工程地點,省佛協遷至後殿。工程項目分14項:拆除神盒(龕)、吊裝運起銅像、拆除花紋神座、運輸銅神像、修複花紋蓮台、神像後續刷白、吊裝銅神像、機械設備、拆除隔坪、修複隔坪、拆除修複板門、竹編拆修、改修神盒(龕)、前後繞拆機械架,共計花費459.36元。
1965年,1月21日上午11點,討論“我們怎樣過革命化的春節”,參加者有能潛、永建、寬霖、能靜、定超、永光等。永建發言內容摘錄:“我們也應該把陳規破出(除),真觀、大朗要點香蠟,每年春節要用20幾元。還有他們倒來催供佛的燈油,我說我們應當幹幹淨淨過革命化的春節,禮佛自己拜。”3月3日,大慈寺植棉小組給文殊院《挑戰書》,定下畝產皮棉150至180斤的產量,“今以此指標,僅向你組作出友誼的挑戰,請允諾為荷”。稍後文殊院植棉小組有回應,“做到在去年畝產原有的基礎上,再逼近達到政府指標的最高標準,僅此作友誼的應戰,並希互相促進爭取豐收。”年底,大慈寺生產組長真觀、大慈寺負責人永建同作《大慈寺種棉經驗總結》,分析了1965年種棉花不如1964年成績、減少37%的原因,如育苗時遭三次失敗、秋天雨水過多致棉桃漚壞等。是年玄奘頂骨移往文殊院供奉。
1966年,3月20日,成都市杜甫草堂管理處致大慈寺主持永建函:“大慈寺永建師:市文化局在你處存放的石碑,已指示交給我處作文物保護用,特介紹鍾大全同誌前來啟運,希接洽為荷。”4月15日,《大慈寺1965年清潔衛生情況彙報》。4月30日,成都市宗教界縫紉組(由成都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蓋章)借條:“茲借到大慈寺竹椅子二十把,木茶桌子四張,銅茶壺一把。為宗教界勞動生產方麵需用。”
同年,寺廟由成都紅衛兵成都部隊野鴨子戰鬥隊進駐。後軍隊亦進駐。
1967年,大慈寺成為成都警備司令部駐地。
1981年,大慈寺成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軍隊亦於次年全部撤出。
1982年,大慈寺成為成都市博物館辦公地。
2002年,成都市博物館從大慈寺撤離。
2004年,4月8日,大慈寺重新開放。
2005年,6月25日,大恩法師成為大慈寺重光後的第一任方丈。
2007年,4月創辦《大慈》雜誌,大恩法師任主編,向世山、馮修齊任
副主編。
2008年,隨宋代道隆禪師東渡日本的行者西川人能雲之後西川弘及其女兒、女婿,於2008年四川大地震前於大慈寺訪祖尋根。5月12日,四川發生大地震,大慈寺成為市區避震民眾的暫住地,大慈寺僧眾隨即多方參與救災。
■主要參考書目
[1] 王偉明. 大聖慈寺畫史叢考——唐、五代、宋時期西蜀佛教美術發展探源.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 成都舊誌. 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
[3] 李思純文集.未刊論著卷. 成都:巴蜀書社
[4] 蒙文通. 古地甄微. 成都:巴蜀書社,1990
[5] 成都王建墓博物館編. 前後蜀的曆史與文化. 成都:巴蜀書社
[6] 四川省文史館編. 成都城坊古跡考. 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
[7] 成都通覽. 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
[8] 孔繁禮. 蘇軾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
[9] 孔繁禮. 蘇軾年譜(上中下). 北京:中華書局
[10] 陸遊全集. 中國書店版
[11] 孔繁禮. 範成大年譜. 濟南:齊魯書社
[12] 冉雲飛. 從曆史的偏旁進入成都.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版
[13] 文同全集編年校注(上下). 成都:巴蜀書社
[14] 巴蜀叢書(第一輯). 成都:巴蜀書社
[15] 永壽. 峨眉山與巴蜀佛教.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6] 錦江記憶. 北京:新華出版社
[17] 五、六十年代成都各寺廟諸多實物資料(未刊稿)
[18] 大慈. 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