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裳馬靠鞍,三分娘子七分妝。所以,講究儀容美,實際上就是討論打扮。英國美學家夏夫長博說:“凡是美的,都是和諧的和比例合適的。”怎樣打扮才能做到“和諧”和“比例合適”呢?第一,打扮要與個人的體征相協調。服裝的和諧美,除了主要修補服裝比例失調外,還應從服裝的款式、色彩方麵進行修補。比如,窄肩體型可穿蝙蝠衫之類寬鬆的上衣;粗腰圓體型者,可選用套衫、開衫之類款式等。此外,服裝的和諧統一,還在於與穿著者的年齡、性格、職業、膚色、地區、風俗習慣等相稱。年幼者,活潑、喜玩,宜穿寬鬆便於活動的服裝;年輕者,尚時髦、好風流,宜穿流行、熱烈、興奮的色彩和多裝飾、能體現身材曲線的服裝;中年人,宜穿典雅、溫和的色彩和協調大方的服裝;老年人,持成而穩重,宜穿淡樸和諧的色彩和對稱莊重服裝。服裝如此,其它的修飾也可參照。第二,打扮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這裏說的環境是人際交往的社會環境,即所謂場合。場合不同,穿戴應有所區別。如果失之檢點,不僅有損儀表,還有失禮之嫌。比如,親友結婚,你去恭賀,穿著就要華美,男的要刮胡理發,女的可適當化妝。如果衣履不整,衣裳過於素淡,就與氣氛不協調。如果參加喪儀,裝束要與沉痛肅穆的氣氛相協調,一般以著素為妥,不要穿第一次上身的新衣服。打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才會給人一種美感。第三,打扮要符合職業身份。如果你要當教師,就要通過服飾,樹立端莊、穩重、富有智慧的形象,服裝要典雅、大方。如果你是位律師,就要通過服裝給人一種濃厚的權威感,女性切忌把自己打扮成可愛、輕佻或無助虛弱的樣子。如果你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男性的服裝應該嚴肅、穩重,以顯示男子漢在事業上的追求。女性也不能穿過於豔麗、時髦的服裝。第四,打扮要符合單位形象。有些單位.比如公司,可能對職員著裝有嚴格規定,比如西服是男性的辦公服,女職員則必須穿職業女裝等,以此來反映良好的公司形象,你購買服裝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第五,打扮要符合你的個性。從裝束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好惡取舍、性格特征,即所謂的“視其裝而知其人”。在符合以上兩個要求的基礎上,你的著裝應該符合你的個性,切忌盲目模仿他人。“衣衫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郭沫若)我們走向社會場合,一定要適時適度,力求給人家一個好的形象。
2.講究舉止
一個人的長相好,也善於打扮,外表的確不錯,如果舉止粗野,就像成語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和俗話“繡花枕頭”一樣,人們並不感興趣,甚至反感。人們常說,坐要坐相,站要站相,走要走相,講的就是動作姿勢。這些“小節”大有講究必要。美的動作姿勢給人悅目、舒適之感;醜的動作姿勢,給人以反感,厭惡的印象。坐的姿勢要求端正、舒適、.自然和大方。不論坐在椅子上或沙發上,最好不要坐滿,隻坐一半,上身端正挺直,不要垂下肩膀,這樣顯得比較精神,但不宜過分死板、僵硬。年輕人或身份低的人,采取這種坐姿表示對對方的恭敬和尊重。時間坐長了,可以靠在沙發上,但不可伸直雙腳半躺半坐,更不可歪歪斜斜地躺在沙發上。坐時兩腿要並攏或稍分開,男的可以翹“二郎腿”,但不可翹得很高,不可抖動;女的可以小腿交叉,但不可向前直伸。切忌將小腿架在另一條大腿上或將一條腿放在椅子上,因為這種動作是很粗俗的。入座時,動作要輕而穩,不要猛地坐下,以免發出響聲。入座時,手可平放在腿上或沙發扶手上,手也可以托著下巴,但不能托著腦袋,以免顯得無精打采。手不要隨心所欲地到處亂摸,要絕對避免邊說話邊搔癢或將褲腿捋到膝蓋上。坐定以後,兩眼要平視,要注意與你交談的人或發言者,不要肆無忌憚地打量人家室內陳設。人的風度和動作,有著明顯的性別之分,男的和女的各有各的美態標準。男屬陽,女屬陰,男的要有陽剛之美,女的要有陰柔之美。男的要有男人的氣質,要表現出男人的剛勁、強壯、粗獷、英勇、威武之貌,給人一種“動”的壯美感。女的要有女人的特點,要表現出女性的溫順、纖細、輕盈、嫻靜、典雅之姿,給人一種“靜”的優美感。無論男女,走路時不可把手插進口袋,更不要插進褲袋,也不要插腰或倒背著手。走路的腳步要幹淨利索,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可“拖泥帶水”,遝裏遝拉,抬不起腳來,也不可重打如錘;砸得地動樓響。幾個人走路,步調要一致,既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顯得與眾格格不入。明顯地超前或拉後,無非是為了表示不滿,是一種無聲的抗議。社交場合,腳步的強弱、輕重、快慢、幅度必須與場合協調。在室內走路要輕而穩,在公園散步要輕而緩,在病房或閱覽室要輕而柔,在婚禮上要歡快、輕快,在喪禮上要沉重、緩慢。手的動作姿勢也宜自然,說話講到自己時應將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講到別人時不能用手指;介紹人時,應掌心向上,由內向外自然地伸開手臂;同人握手時,是右臂平伸,掌心向左,雙方以溫暖的掌心相握,眼睛看著對方,臉上應有誠摯、親切的笑容。有些人貌不驚人,甚至還有點醜,卻贏得人們的好感與敬意;有些人一表人才,相當的帥,卻並不討人喜歡,固然與各自的品格有關,但其舉止是否文明也是原因之一,有時還是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