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要爭搶最關鍵的崗位
所謂關鍵崗位,是指在一個單位的工作中最有實際權威,對本部門整體工作起決定意義的崗位。比如,部隊的作戰部門,企業的生產部門,地方政府的計劃部門,地方政府的計劃部門,一般機關的綜合部門等。一個人隻要是具有相當的才幹,在這樣的崗位上最易出成績,也最有條件使人們了解自己的才幹,從而在人們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6.要爭取彙報成績的機會
下屬要獲得晉升,不僅要做好工作,而且要善於掌握彙報工作的技巧。某機關有兩位性格不同的處長,甲處長承擔的是一個“大”處的工作,乙處長承擔的是一個“小”處的工作。甲處長以“大”自居,工作主動性差,每次向首長辦公室彙報工作總是被辦公室安排到最後。等到他發言時,首長們已經累得精疲力盡,隻得催促他“簡單一點兒,快一點”說。有時候,他還沒有來得及報完,就因為時間不足而宣布散會了。乙處長則敢爭敢搶,不以處“小”而自卑,每個星期都要堅持向上級辦公會彙報一次工作,並且要辦公室主任安排他首先彙報。每次彙報完,他不但談自己的工作,還要把處內的好人好事表揚一番。一年之後,首長們在評價兩個處長的工作時,都覺得乙處長幹了不少事;對甲處長,則有一種“不了解”,“不清楚”感覺;有的領導甚至給他一個“幹了點兒事,但是不突出”的評價。一爭一讓,做法不一,效果也就截然相反。這個甲處長,不僅自己一年的工作在評比上被打了折扣,連處裏的同事也跟著吃了虧。所以,不管將來仕途上的考核製度完美到什麼程度,不主動的人也不會得到好的評價。彙報工作如此,幹工作也是如此。隻要你覺得有幹那件事的才幹和本領,你就盡量去爭取好了。如果不去爭,就會在客觀上被別人拉在後麵。
三、善於利用各種機會
牆根說得很生動:“幸運的機會好像銀河,它們作為個體是不顯眼的,但作為整體卻光輝燦爛。”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成功、人生是否壯麗,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能不能贏得和充分利用一次又一次的機遇。
1.善於發現機會
機會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誰也無法預知它來自何方,以什麼麵目出現。有時它從“前門”進來,有時它來自“後窗”,有時他以本來麵目出現,時而又喬裝打扮為不幸、挫折的模樣,常常又以問題而出現。作為下級應慧眼識機會,發現每一個機會。若天使來訪卻當麵不識君,失之交臂,悔之晚矣。俗日:“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要發現機會,尋找機會。首先,要有開闊的胸懷、廣闊的視野,把眼光放在更廣闊的領域,而不是局限於某個狹小的範圍內或某個單純的渠道上。其次,要善於分析,“撥開烏雲見太陽”。機會常常改裝打扮以問題麵目出現,如對某一重要問題的解決本身就為某下級的晉升提供了良機。再次,要樂觀,不要僅看到眼前的問題,而要發現問題後麵的機會。美國著名行為學家魏特利博士說:“悲觀者隻看見機會後麵的問題,樂觀者卻看見問題後麵的機會。”當然發現機會是以主體自身的才能和努力為前提的。一位中國研究生畢業後,在美國某研究所就職,一天,室主任請他看一份規劃報告,然後呈送所長,他看後認為:“此報告不行,若照此辦理,將會一敗塗地。”他向所長大膽地談出了這一看法,所長異常果斷地說:“既然他的不行,那麼就請你拿一份行的出來吧。”第二天他拿了一份報告呈遞所長。沒想到第三天,他就被提升為室主任,原主任因此而被解雇。在這個例子中,如果這個中國研究生不善於抓住向所長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就很難得到所長的重用。
2.善於把握機會
機會就在生活的每一瞬間,它稍縱即逝。“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培根有一段話說得很機智:“機會先把前額的頭發給你捉,而你不捉以後,就要把禿頭給你捉了。或者至少先把瓶子的把兒給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滾圓的身子給你,而那是更難抓住的,在開端啟始善用時機,再沒有比這種智慧更大的人。”大凡事業成功者,都善於假借機會,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哪怕是不起眼的或者是稍有不慎會遭厄運的機會。宋太宗時,晉陽縣令寇準命斷“潘(仁美)楊(延召)之案”。潘楊兩家乃宋朝重臣:一個是開國元勳,是國舅;一個是鎮邊之帥,是皇親。
寇準深知此案難辦,稍有不慎,輕者革職,重者處死,株連九族。若成功則可望升為南太禦史,甚至宰相,官位顯赫。但寇準並未因困難重重、前途未卜而畏縮不前,放棄此升遷機會。他謹慎從事,不偏不倚,禮義俱全,以實事為據,公正決斷,大獲全勝,深得民眾信任、皇帝賞識,而升為宰相大臣。掌握機會還應重視從後窗進來的機會,否則會有失良機之痛。美國電影大亨高德溫(Samuel.Goldwyn)曾經說:“我想所謂運氣,但人人也都有機會,敗而不餒,掌握機會,就能成功。”把握機會而獲得成功與機會主義、投機主義是根本不同的。前者崇尚付出,認為任何成功甚至包括機會都離不開人的奮鬥。而機會主義、投機主義分子不願付出,他們深信機會決定一切,一味地追求運氣,甚至不惜以別人為“踏腳石”而爬上高枝,這種損人利己,不勞而獲的行為必受世人唾棄。有一種做法是當上級初步確定了某項工作任務,一時還沒有找到承擔工作的合適人選時,可以挺身而出,自報奮勇。關鍵是要亮出自己對完成該項任務的有利條件,有哪些想法。這有點像“智取威虎山”當中偵察英雄楊子榮的作法。某藥廠由於更新設備,資金投入太大,一時周轉不回來,再加上原有的產品長期滯銷,虧損十分嚴重。這時上級提出了充分利用新型設備,更換產品,轉型尋找出路的要求。廠長決定到東北去引進一項“腳步按摩治療器”的新技術。該藥廠地處西南,業務部主任小程主動請求到東北去聯係業務。小程不辭辛苦,往返幾個來回,終於成功地引進了新產品。新產品的試銷成功,使藥廠很快扭虧為盈。小程也因一炮而被提升為副廠長。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通過主動請纓去把握機會是件很不簡單的事。它需要承擔風險的勇氣,也需要有一定的實力儲備。“軍令狀”意味著承擔壓力和責任,上級在你身上寄托了期待和希望。其次,需要把握時機,也要有一定的成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