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之間常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當下屬的可就犯難了。有時你和這位上司親密一點,又怕惹惱了另一位上司;你要與另一位上司接觸多一點,又怕開罪這一位,總之,這種狀況使得下屬左右為難。特別是那些在工作中不得不經常與領導打交道的人,更是不便開展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呢?從而盡量做到左右逢源,兩邊都不得罪。一般而言,采取中立的態度是可取的。也就是說,進行一種等距離的工作方式,跟誰都不過分密切。或者說,完全從一種純工作的角度著想,沒事盡量少與上司們打交道。特別要注意不讓其中一個上司認為你是另一個上司的人。但是,在現實的工作中,想要完全采取這樣一種純碎中立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比較困難的。這裏有這樣幾種情況。其一,可能你過去就與某一位上司關係比較好,來往也比較多。後來,新的上司來了之後,與已經在位的上司發生矛盾。此時,你就不好辦了。因為,如果你還是采取一種中立的態度,在客觀上等於是與原上司疏遠了。這樣,他很可能會認為你是不值得信任的,從而對你產生種種看法。其二,有些上司們在彼此發生衝突的情況下,都想拉攏一些人,建立自己的隊伍,他往往會在周圍的人中間選擇他認為信得過的人。當他找到你的時候,可你又以一種中間人的態度對待他,由此也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其三,兩邊不得罪,都往往會形成兩邊都得罪的結果。特別是在一些有直接利害衝突的事情上,你如果完全采取一種與我無關的態度,實際上等於是放棄了機會,也使得上司們都不喜歡你。究竟怎麼辦呢?筆者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一切從工作出發,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為了工作,應該多與誰接觸,就毫無顧忌地來往,用不著擔心另一位上司的看法。這樣,你的所作所為便顯得自然大方。另外,對這樣的上司,工作之外的接觸盡可能少,與工作無關的話題盡可能少。九、不應挑剔工作在校園裏,從某種意義上講,你是一位“自由人”,你可以任憑自己的興趣從事,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專業,聽自己喜歡聽的課程,與自己投緣的人交往,參加自己感興趣的課餘活動。考試也許是許多人唯一不想幹的事。不過,一旦進入社會,你就必須做許多你所不喜歡做的事,有些人會因此很不適應,緊張、苦悶。不過,能夠強迫自己去做自己所不喜歡或不感興趣卻也隻是時間問題。也許正是由於他過於枉自欺許,而未認真研究它的真實性與可行性,結果盡管領導在所內替他三易工作,最後依然是到~處煩一處、走一處鬧一處。因為在他看來,讓他拿燒瓶、瓶杯,搞測量記錄無異於用牛刀殺雞,使杆棒捉鼠,純屬大材小用。而這樣由基礎搞起,再加上題目又不具備什麼突破性的超水平,何時得遂壯誌?這豈非扼殺天才,埋沒英雄麼?於是~再地提意見、打報告,甚至越級上訴,要求特殊支持,重新安排。但是,願望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本所內很多已經在科學戰線上苦鬥了幾十年,目前兩鬃染霜,成果累累(當然不是這位同誌所設想的那種震驚世界之作)的老專家,不依然默默地在重複著在他看來“沒啥意思”的平凡工作。況且科學是最講究認真而頂不喜歡浮誇的,任何重大的發明與突破,都離不開一點一滴,一回一次的平凡勞動。它隻能孕育於千萬滴汗水與千百次失敗之中,而不能夠出現在天才的夢想之下。這些原都是十分簡單、明顯的道理,可是對於這位過高期望的同誌來說,卻統統被斥為老生常談,扼殺天才的借口。由於他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所內領導的多次引導與解釋又都被他認為是壓製新生力量,甚至笑裏藏刀,純屬另一種形式的打擊報複。於是最後他不得不調離本所,到另一個他認為或許能使自己一展才華的新研究單位去了。可惜的是,十八年過去了,當老熟人在他旅行過的第四個單位內碰到年已不惑的他的時候,他依然一事無成,甚至連一篇像樣的論文也沒有發表過。隻不過交談之中,他依然“寶刀不老”,雄心勃勃,但也依然慨歎著自己命運多羈,既沒遇到過會相馬的伯樂,也沒有找到可以一展驥足的馳騁場地,並且照舊鄭重宣布:很快他又要調另一個學校的研究部門去了,據說在那裏,他將有機會大展宏圖,得現夙願。這位同誌有無天才我們姑且不論,但是我們可以斷言,到頭來扼殺本人天才的必定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才能有大小,但關鍵卻在於不能自我欺許過高,而且堅持這一想法不放,整日裏怨天憂人,甚至認為生不逢時,天不佑我,把自己泡在牢騷裏去過日子。要知道,即使是真有天才的人,也必須適應環境,先由點點滴滴的基礎工作幹起。一個人能用自己的實有成績去敲開成功之門,喚起別人對自己的理解和信任,而不能在什麼都沒有幹的時候硬要人家承認自己,非要破格任用不可,當然,同樣更不能強人所難,硬要別人為自己去創造實際上無法達到的環境與條件,哪怕是單位領導也不例外。十、不可嫉賢妒能感自己才能難抵孫臏,強烈的虛榮心又使他不甘認輸而痛苦不堪。於是在魏國任大將的他設計將孫臏騙到魏國去,然後羅織罪名,將孫臏的膝蓋骨挖掉,使孫倍受折磨。後孫臏在友人幫助下設法逃脫險境任職齊國,在著名的馬陵戰役中,一舉打敗龐涓,使之受到應有的懲罰。嫉賢妒能者古今皆有,且在下級中時常出現。這種人自己沒本事,又不願學習、鍛煉、提高,而是出歪點子,采用不正當手段壓製別人。特別是在晉升競爭中,這種人為了達到晉升目的,不惜會采取散布謠言,打“小報告”,以“莫須有”的事攻擊、詆毀別人,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