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亭記》
千載瀛寰萬古洪荒!炎黃皮囊輪回滄桑。
道德狴犴誰敢脫逃!毛蚴蜉蝣孑孓大薸。
沽名釣譽夏商雙周,禮樂崩壞戰國春秋。
亂臣賊子發兒篡紂!嘔啞嘲哳爭鳴百家。
狼烽畫天六雄戮秣,大秦唾手巧拿搦捉。
商君李相攜手亡羊,殺神狂躁筆祖桀驁!
關中大破鑄下大錯,暴秦濕窠不禁嗤嗬。
燕雀草芥焦土陰間,贏糧景從斬木揭竿。
鴻鵠安知鯤鵬之誌!黔首胸掩上將十千!
王侯將相當真無種?欲知造化須會元功。
胯下惱出韓兵仙!背水一戰重瞳扡!
子牙子房天機算,大隱於市君不見。
偏愛蕭相天機陷,知天易來逆天難。
千古無二楚霸王!破釜沉舟拱嬴疆。
醉玨默玦婦溫腸,姬偎鬼雄烏江旁。
酣憶九鼎焗阿房!仰天大笑不思量。
白蛇幌兮鍥背膛!大風起兮龍飛翔!
涕堵涕兮臥荊廊,淚通淚兮舞國殤。
開懷歌兮江東惶,高祖慟兮沛公昂。
攙斑鏽劍十年兢兢,呷孟婆湯百般悻悻。
赴不歸路千裏迢迢,墜美人懷萬籟渟渟。
生死憂樂平平仄仄,老樹蘖巢許許多多。
諸公慰勉冷豔伯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仰眺宇宙帝上供皇,俯瞰塵世王中有王!
暮淘風流英雄月漲,今朝迸溢我三國郎!
那世這時——
荊州某城,且說趙雲因連日守城苦戰,已有半月之久。這日敵軍攻勢稍懈,趙雲已是徹夜未眠,疲憊不堪,正午時分正要臥歇片刻,雙目未閉,忽有軍士來報——
“報!諸葛軍師邀子龍將軍速去中軍大帳!”
趙雲聽罷,不敢怠慢,自去牽來白龍馬,先馬不停蹄,後大步流星,徑直入大帳,猛覺寒光一閃,正要拔佩劍相抵,方見是魏延魏文長,乃空手奪白刃,魏延絲毫不肯放鬆,驟然發力,趙雲遂一記飛踢,咣當一聲,大刀墜地。
趙雲不解,正欲發問,隻見魏延身後,左邊轉出廖化廖元儉,扛三尖兩刃刀,右邊閃出薑維薑伯約,持精鋼鏨銀槍。
趙雲大駭,飛身出帳,抓起長槍,飛身入帳,大呼曰:“諸君意欲何為!莫非軍師主公已遇害耳!”三人大笑不止,趙雲生疑,環視軍帳,時孔明正伏案書寫,玄德正觀覽中原地圖。
玄德忽轉頭以目示意三人退下,曰:“子龍將軍,備有一重任,然備遍觀諸軍將領,惟子龍將軍可勝任之。”
趙雲更疑,擲槍於地,單膝跪地,試問道:“請恕子龍鬥膽,敢問是何重任?”劉備喜曰:“子龍將軍渾身是膽,真稀英雄也!”孔明聞此,忽舉頭曰:“亮要子龍奪下汝南城。”趙雲大驚站立張目:“可是中原汝南城?!”
劉備忙接答:“此言不虛,汝南城郡,實乃中原之命脈也!奪下此處,中原可得,中原已得,北伐可圖,北伐既成,漢室可興矣!”
孔明停筆,慢步走至趙雲身邊,笑曰:“這一去,任重而道遠,且有首身分離之危,全軍覆沒之險,還望子龍切勿輕允的是。”
趙雲呆立良久,默然不應,良久乃曰:“誰人不知,中原汝南,左傍洞庭姊妹——宿鴨湖,右靠岱宗嫡子——天中山,後倚佛家起源——南海禪,汝南城易守難攻,群雄覬覦,中原命脈,實至名歸,此四者成龍爪之勢,縱有百萬大軍亦萬難攻破!更兼此城乃曹賊親侄曹安民統領,鬼才郭嘉輔佐,大將郝昭鎮守,這……這……!”
孔明暗笑,雙目凝視趙雲:“子龍信亮否?”趙雲低眉,乃曰:“既是軍師之令,吾當萬死不辭,縱使子龍遭這首身分離之危,亦絕不沾惹全軍覆沒之險,吾可立下軍令狀,如若不然,請斬某頭!”
劉備大喜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曹賊霸漢土!”
孔明喜而搖動羽扇曰:“趙雲聽令!亮予你三千精兵,三百白毦,魏文長,廖元儉,薑伯約皆交你調度,且讓法孝直押送糧草輜重,你隻管進軍,切勿多慮,我自領大軍隨後助你一臂之力。”
趙雲聽到法孝直三字,心下稍安,叩頭拜謝,提槍出帳,自去親自挑選精兵,點算糧草。
孔明隨後叫過廖化入帳,耳語一番,讓其去了。又喚來薑維,予其一錦囊,亦讓其去了。
魏延見狀,在帳外靜候良久,不見傳喚,心生不快,自也去了。
趙雲一番緊鑼密鼓的挑選點算妥當無誤,又自喂白龍馬,緊握馬料,舉頭望天,一輪白日,萬裏無雲。
自忖道:“這一去,隻怕是無異於妄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