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已經在萊州造出來一艘堪稱巨艦的海上巨無霸,現在聖上又隨手抽出一份造船的圖紙,這純粹是打臉啊,段綸立刻想到,有人背地裏和工部搶功勞,無他了,必定是玉山書院了。全長安,要說和工部不對路的單位,除了玉山書院還有誰。除了他陳華,還有誰?
不是有人常說,工部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經過幾次交鋒,工部的確落後玉山書院,向來以格物為專長的工部,這兩年走下坡路嚴重。每年非但拿不出得意的成績,就連吏部官員考績哪兒,工部也是最差的,貪汙腐化嚴重,據說聖上為此還在兩儀殿內大發雷霆。
陳華就站在段綸不遠處,如果不是因為今天並非平日的朝會,段綸指不定就要找陳華罵架。
“聖上,這鐵甲船,若是真的能夠造出來,那肯定也要花費數年的時間,眼下戰事緊急,顯然是不可將大量的人力投入在研究這不知道能否成功的鐵甲船上,依臣所見,為今之計,也隻有閻大人在萊州監督的巨艦,能夠派上用場,有此巨艦,直取百濟指日可待,微臣願意即刻前往萊州,親自監督,兩月之內,爭取再造出一艘巨艦。”
先不管玉山書院拿出來的圖紙多麼的合理,眼下情形,段綸隻能替工部說話。玉山書院,能夠設計出鐵甲船,理論上,這種鐵船一旦製造出來,隻能用戰無不勝來形容,但還得拿出實物才算數。憑一張圖紙,就要取代工部一年辛苦的成果,段綸第一個不答應。
“段愛卿擔憂,朕早已考慮。這鐵甲船,也並不是非得要立刻造出來,隻是這圖紙,段愛卿暫且收下,至此之後,工部的船隻,朕隻希望應照此圖設計,以保我大唐海疆,世世代代成為一方霸主。”老李誌不在鐵甲船,段綸的辯解,他隻是聽了亦可。
段綸不情願地將圖紙納入懷中,這是從玉山書院那裏拿來的,段綸有一萬個不情願想要收下。
段綸臉色不佳,就好像在諸位同僚麵前,丟了一次臉,悶悶不樂地退後而站。他本來想打著,出風頭的想法,在老李麵前報喜,沒想到,喜沒了,反倒被玉山書院力壓一頭,自折顏麵,丟人現眼。
段綸退下之後,老李倒是發揮了他天生演說家的本事。三五兩句,就是一篇討剿高麗的戰前動員演說,高麗邊陲遼東,曆來就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如今高麗國內,好不容易君臣不和,這是大唐的一個機會,老李不會輕易放過。
兩儀殿中,都是老李的心腹,召集他們前來議事,老李早已做好有此一戰的準備。
“諸位愛卿,如今,朕已得知,高麗百濟,有意攻打新羅,新羅乃是大唐唯一地處遼東的稱臣之國,朕不能坐視不理。今日急召諸位愛卿來此,便是商議如何直取遼東之事。”老李拋出話匣子,也就把事情扯開了,他要打高麗,狠狠地打,而且還要必勝。
老李等這一天,等了好久,幾乎已經花去了他半生的時間,終於讓他逮著機會,能夠大張旗鼓地進攻遼東了。
老李表明了態度,遼東一戰不可避免。這一旦打仗,先不說糧草,就是兵士,也要立刻開始征集,恐怕從此刻起,關中兒郎又要有不少人要上演杜甫兵車行裏麵的情景,爹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現在打仗輪不到陳華參與了,雖說他是靠打仗發家的,但畢竟現在已經貴為侯爺,而且在長安還是單門獨鬥的個體戶,像他這樣的人,唐律上就不允許他這樣的獨苗出去打仗,所以,現在但凡有關戰事,陳華幾乎都無緣參與了。所以,他樂得清閑,也不去討論打仗的事宜,就看著一屋子的老怪們自由發揮,如何去瓜分高麗吧。
老李都已經發話,一定要打高麗。此事也就成了事實。李靖和李績兩人,已經知曉聖意難改,他們先前那些所謂的擔憂,也被聖上的一意孤行統統給打死在心裏。既然要開始打仗了,兩人自然不會繼續選著縮手縮腳等大唐再發展兩年,百分百勝率時候,再去拿下高麗,其實兩人的心中,高麗一直都是他們非常想帶兵去征服的地方。
這普天之下,李靖唯一沒有去打過仗的地方,就是遼東,在那兒,有李靖這一生未完成過的一個願望。那個願望就是,踏上高麗人的土地,讓他們知道,大唐軍神李靖的名字,就和突厥人聽到李靖的名字聞風喪膽一樣讓他們害怕。
“聖上,臣,願意請纓出戰。”
瘦瘦的,留著山羊胡子,臉比較黑,顴骨比較突出,耳朵比較大的李績和蘇定方牛進達一樣,自告奮勇出列請戰。
“聖上,臣,李靖,也願意和懋功一道,領兵前往遼東。”
李靖也不甘寂寞地終於下定決定,準備在退休之前,為大唐做最後一件大事。這生平的心願,也就全然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