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四方雲動(1 / 2)

新羅國內,已經有很多人給金德曼施壓,讓他放棄和大唐的結盟,而是想辦法,向高麗、新羅投誠。金德曼守住壓力,獨擋著外麵一切的閑言碎語。既然已經將希望寄托在大唐身上,她自不會做出出爾反爾的事。

陳華第一次看到,一個女人,接二兩三的後招甩出來,對付一個成名已久的老狐狸。

毗曇的事,金德曼把握的非常到位。她命人把毗曇關在最舒適的牢房裏,隔三差五,還去看望這個新羅貴族議會的元老,並且試圖說服毗曇,現在最重要的是和唐軍齊心協力。

看,陛下還是體諒忠臣的,雖然把他關起來了,但還是會去看望的,而且還試圖說服他。

金德曼這樣做,給她帶來不少的好評。雖然,朝堂上沒多少人相信,金德曼真的和毗曇冰釋前嫌,但天下的百姓的接受能力就那麼一點,金德曼非常懂得抓住群眾的力量,就是自己永遠光輝存在的保障。成功地為她鞏固了女王的地位。

隻是奈何毗曇就是不尊崇聖意,偏要當那個刺頭,金德曼說一萬遍,他還是保持自己的意見,大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赴死氣概。金德曼就高興了, 繼續陪毗曇做戲。然後,漸漸地,身在牢裏的毗曇或許不知道,但整個金城,都開始悄悄傳開,故事發生在毗曇小兒子的身上,欺男霸女的毗家小公子,成了人人憎恨的一個紈絝。原因是他仗著老子是毗曇的大名,最近在金城幹過幾件強搶民女的事,惹怒了許多人,養不教父之過,所以,毗曇很不幸地讓他那個最小的兒子坑爹了。

金德曼沒有一次性就把毗曇家的聲譽給弄的支離破碎,溫水煮青蛙的原理,是陳華給她提議的。要慢慢地挖掘出毗曇的家族醜聞,最好沒隔一段時間,就冒出來新鮮的怪事兒,毗曇一定要成為一個名人。一定要讓全新羅人,都恨她,巴不他們全家都死掉,才達到了目的。

毗曇的事,金德曼給擱在最後,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七重城的戰況。自從金庾信受傷之後,在大對盧金城富的推薦下,新羅又派出一個名叫閼川的大將帶著軍隊去七重城。

七重城的守衛戰,已經進行到白熱化狀態,為了攻下那兒,高麗和百濟,都派出國內最精銳的兵士,至少已經有不下十萬的冤魂,就死在七重城的戰壕上,據說,現在的七重城,簡直就是一座人間煉獄。

不好的戰報,一天天頻繁地傳到了金德曼手上。

也正是在新羅國無計可施的時候,空中郵差,終於送來了老李的回信。

盼望已久的答複,終於給送來了。當即拆開過目。老李的信中,並不多不多閑言,惜字如金的他,答複的很平常,一切按照結盟的規定來執行。就好比,新羅稱臣,他賜給了金德曼一個郡王的稱號,算是給了金德曼正式的認可。當然,老李也不是那麼大方,封了金德曼郡王,他還強調了,等戰事結束之後,唐軍將會徹底收編所有新羅的軍隊,不允許新羅再有私軍。這是結盟的條件,也是老李最看重的一條。老李這招是防著新羅以後會突然叛變,才如此考慮,實屬常情。

瀏覽完了老李的回信,丟一邊放著,準備拿給金德曼過目。然後陳華焦急地拿出李靖寫來的信。

份量最足的信,就隻有李靖些的才有權威,老李畢竟遠在長安,李靖已經是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早就領著兵出發了,如何大唐,他都已經做好準備,當然要參考過目了。

瀏覽李靖回信時,終於看到好消息了,唐軍已經到了遼水。信上落款的日期,是十天前寫下的,那時候,唐軍已經到了遼水,這十天時間,估計已經渡過遼水,直逼遼東城了。而且除此之外,萊州的薛萬徹,已經和牛進達彙合,早早就率領五萬水師橫渡海洋,準備從海上進攻百濟。

太好了,想不到,唐軍如此迅速,已經在開始發動進攻了。

看完了所有的信,陳華覺得已經不再擔心。

唐軍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快。相信,不用不了多久,七重城之危就會稍稍緩解。而且,高麗和百濟也會發現,大唐的天降神兵,會讓他們窒息。

如此大事,不,應該說是喜事,不能不讓金德曼知道。

身處外事館,每天閑著無事,就去新羅皇宮教金德曼東西,在收到老李和李靖老爺子回信之後,陳華第一次,非常著急地讓外事館的馬車,送他去金德曼的玉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