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章(下)(3 / 3)

隨後,阿卜斯、蓋達阿騎士乘興衝進阿米爾人的村莊,一番洗劫,搶走了阿米爾的駱駝牛羊和錢財。小安塔拉衝入阿密爾·本·圖非勒的家,令手下人趕走他家的駱駝,抓走阿密爾·本·圖非勒的母親凱卜涉和他的妹妹,使阿密爾的家人備遭屈辱之苦,以此為外祖父馬立克及其兒子阿慕爾、女兒阿卜萊報仇雪恨。澤海爾·本·蓋斯為小安塔拉報了仇而感到高興。小安塔拉從阿密爾家中取走本屬於她父親安塔拉的戰器,其中包括大衛鎧甲和青鋒寶劍,帶走了阿密爾的馬匹,隻有安塔拉的那匹千裏駒未能收入小安塔拉的手中了。因為前麵已經提及,安塔拉在返回家園的路上跌下馬背,千裏駒向著曠野逃去。按照安塔拉生前的叮囑,把阿卜萊托付給了阿密爾,阿密爾娶阿卜萊為妻。阿密爾的母親凱卜涉眼見自己成了俘虜,說道:

“無能為力,隻有依靠偉大的安拉。憑安拉起誓,我的兒子虧待了你們。他今天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不已。”阿卜斯人搶走了阿米爾部族的帳篷,劫持走他們的婦女、孩子和男仆、女婢,沒有給阿米爾部族家園留下一點兒有用的東西。

艾哈瓦斯·本·賈法爾眼見死神臨頭,慌忙逃離而去。

阿卜斯、蓋達阿騎士就地過夜,自感已經報了仇,雪了恨,欣喜不已。次日一早,踏上了返回舒爾拜高地、賽阿德山的歸程,以便重建家園,安安穩穩地住下,不再受到外人的侵襲。

阿卜斯、蓋達阿部族騎士一行人馬浩浩蕩蕩,日夜兼程,終於回到了故園,搭起帳篷,掛上旗子,支鍋造飯,沽來美酒,屠駝宰羊,舉辦宴會,一連七天。騎士們在安塔拉生前居住的艾爾薩德溪畔為小安塔拉撐起一頂大帳篷,詩人們紛紛彙聚在那個地方,吟詩歡慶安塔拉後繼有人。澤海爾·本·蓋斯則在他的父親蓋斯·本·祖海爾原來安身的地方撐起帳篷住下。歐泰伊白·本·哈斯奴回到了法劄拉部族住地,在獲得了大批戰利品之後,重整變成了廢墟的家園,四處逃散的族人們重新彙聚在一起,昔日貓頭鷹、烏鴉寄棲之地,終於回到了族人的手中。感讚無所不能、有求必應的偉大安拉給其奴仆帶來的福利。

阿卜斯人在自己的家園安居下來,不管是阿德南人,還是舍伊巴、蓋哈坦人,都不敢小看他們,所有阿拉伯部族人都對小安塔拉的勇武畏懼三分,他們都相互議論說:“阿卜斯族王恢複了昔日的威風,小安塔拉填補了她的父親騎士之王安塔拉的空缺。”他們說的一點兒都不錯,因為小安塔拉征服了許多勇士和對手,俘虜了像蒙麵人蘇伯阿及其姑姑澤爾卡一樣的當時屈指可數的英雄豪傑。此外,還俘虜了像阿密爾·本·圖非勒這樣的族王,並且殺了他的表兄弟、“長矛大王”埃什姆,為阿卜斯部族報了仇,雪了恥,使阿米爾人的家園變成了廢墟,那裏不見帳篷和炊煙,令他們的族人流落四方。

小安塔拉率領大軍取得大勝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四麵八方。阿慕爾·祖貝迪聽到這個消息,不禁驚喜萬分,隨即率領族中頭領前往阿卜斯部族家園,祝賀小安塔拉取得的輝煌勝利。他們到了那裏,發現阿卜斯家園恢複了昔日的景象,居民人數大增。騎士之王安塔拉在世時,他的手下隻有四千名騎士,而如今小安塔拉和澤海爾的騎士已達一萬二千名之眾。因為不僅流落各地的阿卜斯千名騎士已經聚集在澤海爾的身旁,而且小安塔拉及其舅舅阿慕魯·祖·凱勒卜還帶來了五千名蓋達阿部族騎士。此外,法劄拉部族的五百名隱蔽在山中的騎士也彙聚到了小安塔拉的麾下。不僅如此,由於小安塔拉已顯示出非凡的勇敢與武藝,故許多貝杜因人都樂意來為她效力,如杜薩爾·本·裏茲格、海法夫·本·奈德白等,因為他們十分珍視他們與小安塔拉的父親安塔拉之間的友誼。前麵已經提及,他們是應杜來德·海斯阿米長老之命來支援阿卜斯騎士的,因此他們帶來了數名哈瓦津部族的騎士。那些哈瓦津部族騎士看到小安塔拉勇敢善戰,品德高尚,所有的人願意聽她的指揮,也希望得到一些駱駝和錢財。

阿慕爾·祖貝迪前來拜訪小安塔拉,小安塔拉對他表示熱烈歡迎,一番熱情款待。阿慕爾·祖貝迪在小安塔拉那裏見到了哈尼·本·邁斯歐德及其帶來的若幹名舍伊巴部族騎士。哈尼·本·邁斯歐德也是來向小安塔拉表示祝賀和問候的。

小安塔拉大宴來賓,款待備至。舒爾拜高地和賽阿德山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人歡馬叫,不似往常,勝過往常。阿拉伯的頭領們無不談論、讚美小安塔拉勇敢善戰,品格高尚,性情溫良。他們說:

“小安塔拉使阿卜斯部族死而複生,使阿卜斯騎士重現昔日威風。因為她不但俘虜了像蒙麵人蘇伯阿及其姑媽澤爾卡一樣的大批騎士英雄,而且還殺死了多個敢於抵抗的歹徒。”

善惡必報

列位聽官,我們已經提到阿密爾·本·圖非勒被俘,小安塔拉使其備遭折磨,此前還殺死了他的表兄“長矛大王”埃什姆·本·馬裏克,並且劫持了阿密爾的母親和妹妹。阿拉伯各部族頭領們聚集在小安塔拉那裏,他們期望能夠解救阿密爾·本·圖非勒,因為他是當時屈指可數的騎士英雄之一。

哈尼·本·邁斯歐德和阿慕爾·祖貝迪要求釋放阿密爾·本·圖非勒及被劫持的婦女們,小安塔拉未加思索,一口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即令手下騎士將阿密爾·本·圖非勒及所有被俘的人釋放掉,並讓他們在阿卜斯人家園住了七天,天天佳肴美酒招待,過得甚為開心。當他們要求離去時,小安塔拉慨然允諾,並以禮袍相贈,他們保證不再幹傷害阿卜斯人的事情。此後,小安塔拉及阿卜斯部族人安全、放心地生活了一段時間。

那些離去的騎士們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家園,其中包括阿密爾·本·圖非勒。阿密爾·本·圖非勒自感因被俘而備遭屈辱,一種天生的叛逆心理使他感到十分不快。他一回到家中,許多敗逃的阿米爾部族騎士聚集在他的周圍,人人牢騷滿腹,個個傾吐狂言,企圖東山再起,重新出征作戰。

就在這時,也許是主神的安排,阿德南人之子穆罕默德的消息在各地傳開,他號召人們加入伊斯蘭教,將天房中的偶像砸了個粉碎。阿密爾·本·圖非勒聽到這個消息,出於惡意,不響應,反倒說:

“我想去找這個人算賬,到他的家中襲擊他。我聽說他住在麥加,號召人們加入一種古教,要摘掉天房上的懸詩,且有好多人響應他的號召。”

隨後,阿密爾·本·圖非勒去找一個名叫宰德·本·魯巴伊的人。宰德·本·魯巴伊也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阿密爾對他說:

“宰德,我們去把近來出現的那宣傳人殺掉,讓他絕跡人間,也讓我們的大名存世。”

宰德聽後說:

“就照你的想法幹,我聽你的。”

他們商量好,便躍馬上路了。越荒野,穿沙漠,終於趕到聖城麥加,在一個名叫賽勒娃的女人家住下。他們早先就認識賽勒娃,她是阿卜杜拉·本·蘇魯勒的妹妹。

阿密爾和宰德住在賽勒娃的家中,得到男仆女婢的照顧,等待機會謀害安拉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

一天,先知穆罕默德正在法蒂瑪的母親海迪潔家中坐著時,忽見天使哲布拉伊來駕到,對他說:

“安拉的使者,你的主向你問安致意。他對你說,有兩個阿米爾部族人,一個叫阿密爾·本·圖非勒,另一個叫宰德·本·魯巴伊,要來殺你。他倆住在阿卜杜拉·本·蘇魯勒的妹妹家中。他倆偏離了正道,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歧途。你若想安拉使葛倫遭地陷而死,那就照你的意願行動吧!無論你作怎樣的選擇,他們必死無疑。”

安拉的使者說:

“主啊,引導我的族人走正道吧,而他們是不識路的。”

安拉的使者對天使說:

“哲布拉伊來,我的兄弟,你就讓他倆迷途知返吧!安拉已在《古蘭經》中描述過自己的品格:‘你確是具備一種偉大的性格的。’”

先知走去坐在清真寺裏,忽見阿卜杜拉·本·蘇魯勒帶著夥伴們來到清真寺。先知知道阿卜杜拉·本·蘇魯勒是一位忠實的信士,主張避免流血。他走近先知說:

“萬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先知見他走來,對他說:

“阿卜杜拉,快去你妹妹家,把在她那裏住的阿米爾部族人給我叫來吧!”

阿卜杜拉聽安拉的使者這麼一說,立即向妹妹家走去。敲過門,妹妹打開了門,對哥哥說:

“歡迎你,哥哥!有什麼事嗎?”

阿卜杜拉說:

“阿妹,你這裏有從阿米爾部族來的客人或親戚嗎?”

“有的。”

“讓他們趕快逃命吧!如若不然,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會讓他們一死的。”

妹妹聽後,麵色如土,周身戰栗,立即走去告訴阿密爾·本·圖非勒和宰德·本·魯巴伊:

“你倆快逃命吧!不然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會讓你們遭到慘死,讓你們備遭恥辱。”

二人聽阿卜杜拉的妹妹這麼一說,立即帶上自己的武器,出門躍上馬背,揮鞭向著曠野逃去,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一口氣跑回阿米爾部族家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腦袋還在自己的項上。

安拉的使者得知阿密爾·本·圖非勒與自己為敵,詛咒他說:

“願安拉讓他落白喉症之災。”

果然,阿密爾·本·圖非勒患了白喉症,病情日漸加重,脖子腫得像鼓,不久氣絕身亡。

小安塔拉及阿卜斯人在舒爾拜高地和賽阿德山住了下來,大家沉浸在戰勝敵人的歡樂之中,過著舒適快樂的生活。有一天,忽見一個騎著駱駝的人穿過丘山來到舒爾拜高地和賽阿德山,隻見那個人唱著歌驅趕駱駝行進。當那個人看到帳篷和旗幟時,人們也看到了他,於是爭相向他跑去。那個人在帳篷群的一角離開駝背,步行朝人們走來,問小安塔拉住在哪一頂帳篷裏,人們立即把他領去。

那個人進到小安塔拉的帳篷,見她坐在眾頭領當中,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威風凜凜。那個人走上前去,問過安好,小安塔拉對他表示歡迎,讓他坐下。隨後,那個人從纏頭巾下掏出一封信,遞給小安塔拉,同時說:

“請你們讀過信,讓我帶一封回信離去。”

小安塔拉接過信,然後遞給澤儀德·本·阿爾沃。前麵已經提及,安塔拉下世時澤儀德·本·阿爾沃年齡尚小。安塔拉臨終時,把澤儀德·本·阿爾沃托付給了阿慕魯·祖·凱勒卜。阿慕魯·祖·凱勒卜受托之後,精心關照澤儀德的成長,讓澤儀德在安穩平靜的生活環境下得到良好的培育。我們也在前麵講過,澤儀德的父親阿爾沃生前教他讀書寫字、騎馬射箭。澤儀德年齡稍大,已經成了一個勇敢善戰、能讀會寫的騎士英雄,在小安塔拉那裏享有崇高地位,常常為小安塔拉向各部族頭領寫信,成了小安塔拉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