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9)(3 / 3)

哈基爾母子喝過滲滲泉水,解了渴,一夜安睡。假若不在泉眼四周堆起土和石子,那泉水定會在那片寶地上流成一條河。

第八天,一行來自也門的朱爾胡姆部族人從那裏經過,他們要前往沙姆,忽見群鳥在那穀地上空盤旋飛翔。他們意識到飛鳥、猛禽盤飛之處,下麵不是有水,就是有腐屍。他們立即派出一個人前往探看。

那個人去不多時返回,把所看到的情況如實告訴了夥伴。夥伴們立即走去,看到那裏有水,看見哈基爾及其兒子,便問她:

“你這水是從哪裏來的?”

“這是安拉特為這個孩子開出的一眼泉水。”

“我們給你牲口,你能讓我們汲些水嗎?”

“能啊!”哈基爾一口答應。

朱爾胡姆人給哈基爾留下幹糧,送給她許多羊,然後回到他們的親人那裏,隨後帶著親人來到那道穀地,在那裏定居下來。

此後,人們陸陸續續來到滲滲泉邊居住,多蒙先知易卜拉欣向安拉祈禱之恩,許多阿拉伯部族集居在那片穀地,哈基爾贏得眾人的敬重。易司馬儀在他們當中長大成人,家中的牛羊駱駝一天天多了起來。

易司馬儀喜歡騎馬,慣於在馬背上習武,不分晝夜,終於練得一身好武藝,加之安拉賦予他的英俊麵容,致使他成了一位完美無缺的英雄。易司馬儀不僅酷愛狩獵,而且更善交友,家中常常高朋滿座。他那寬闊的前額上閃爍著先知的光芒。他特為客人們搭了一頂大帳篷,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做客。所有這些盛況完全歸功於“安拉的至交”易卜拉欣向安拉祈禱,全是安拉賜予的福分。

易卜拉欣思念兒子易司馬儀,便把心事告訴了妻子薩拉。薩拉聽後,說:

“你去看兒子吧!但有一個條件:看兒子一眼,不要離開馬背便返回。”

易卜拉欣一口答應,於是騎上飛馬向著聖城走去。到了那裏一看,一片賞心悅目景色出現在眼前,他喜不自禁。因為他把妻兒送到那裏時,那裏一片荒涼,連足夠的水和幹糧都未曾給母子倆留下,而當下映入眼簾的卻是男男女女彼來此往,一片熱鬧景象,不由得衷心感讚偉大安拉。

易卜拉欣穿過房舍群,問易司馬儀家住在哪裏,人們指著房舍群外的那座高大帳篷說:

“那就是易司馬儀的家。”

易卜拉欣連聲讚美安拉對兒子及親人的關懷。易卜拉欣走去,站在大帳門外,喊道:

“有人嗎?”

一個女人走了出來,滿不在乎地問他:

“你從哪裏來?你要找誰?”

顯然那女人不歡迎易卜拉欣,所以才說出那樣粗俗無禮的話。

易卜拉欣問:

“這家主人在嗎?”

“不在,打獵去啦!”女人回答。

“願我們的主為他祈禱。婦道人家,這家主人回來後,請告訴他有一個人沒踏你家門檻就離去了。”

說罷,易卜拉欣調轉馬頭返回沙姆。

易司馬儀打獵回到家中,那個女人把有人來訪的情況告訴了他,他立即對那女人說:

“你回你的家去吧!”

幾天過後,易司馬儀與朱爾胡姆部族中的另外一個聰明貌美的姑娘結成了夫妻。

時隔不久,先知易卜拉欣再次想去看望兒子,妻子薩拉仍然堅持隻讓丈夫看兒子一眼,不離開馬背便須返回,易卜拉欣一口答應。旋即,易卜拉欣縱身躍上馬背,向著聖城走去。

易卜拉欣來到大帳門前,高聲呼喚道:

“主人在嗎?”

易司馬儀的第二位妻子聽到喊聲,立刻嗅到了親人的氣息,快步走向帳門外,心想:“這位老翁的聲音多像我的先生易司馬儀的聲音啊……”她看到易卜拉欣,欣喜不已,忙說:

“你是我們尊貴的客人。”

上前親吻過易卜拉欣的手後,又說:

“何不下馬,讓我們沾沾你的福呢?我家主人易司馬儀就來。”

易卜拉欣說:

“我有約言在先,不能下馬離鞍。你若有幹糧,就請拿來一些吧,以便我為你們祈福。”

女人給易卜拉欣送來一杯奶和幾塊肉,易卜拉欣向安拉為他們祈福。

女人對易卜拉欣說:

“我看你旅途勞累,頭發亂蓬蓬的,先生,能讓我給你修剪一下嗎?”

易卜拉欣說:

“我不是剛才對你說過嗎,我有約在先,不能離鞍下馬。”

女人聽先知易卜拉欣說不能離開馬背,立即搬來一塊石頭,放在飛馬旁邊,自己站在石頭上,靠近先知,將一點兒奶油抹在易卜拉欣的頭上,為他整理一下頭發。易卜拉欣想離去時,女人問他:

“先生,你不能再等一會兒,等我家主人易司馬儀到來,好讓你見見他嗎?”

“安拉的至交”易卜拉欣說:

“安拉所願成就之事,定會立刻出現。你家主人回來後,請告訴他,有一位親人向他問安,並叮囑他好好保護你家門檻,不要讓它變樣兒。”

說罷,女人吻了吻易卜拉欣的手,並且說:

“先生千萬不要忘記為我們祈福啊!”

易卜拉欣點了點頭,調轉馬頭離去。

片刻之後,易司馬儀走來,剛進家門便說:

“我嗅到了親人的氣息。”

易司馬儀坐下之後,對妻子說:

“有人到我們家來過嗎?”

“有的,先生。”妻子回答說,“來了一位老人,相貌堂堂,可敬可親。我想款待他一番,也好讓我們沾沾他的福氣,但他說有什麼約言在先而不能離鞍下馬,還說請代他向易司馬儀問安。他過幾天還會來的。”

易司馬儀問:

“那老人家還說了些什麼?”

妻子回答說:

“他說:‘易司馬儀回來之後,請你告訴他,要好好保護自家門檻,不要讓它變樣。’”

幾天過後,先知易卜拉欣想看看兒子易司馬儀,因為去了兩次都未見到兒子。易卜拉欣還想在兒子居住的穀地裏住下來。蒙安拉默許,妻子薩拉也同意他前往,易卜拉欣便躍上飛馬,向著聖穀走去。

易卜拉欣進到兒子家門,見兒子易司馬儀正坐在家中。易司馬儀見父親走來,立即站起身來迎上前去,親吻父親的雙手,而易卜拉欣則將兒子緊緊摟在懷裏。

父子坐下來,易司馬儀問父親:

“‘安拉的至交’,你為什麼把我和母親丟在這個沒有人煙、更沒有鄰居的地方呢?”

先知易卜拉欣說:

“孩子,我是蒙大慈大悲安拉的旨意行事的。”

隨後,易司馬儀盛情款待父親一番。

一天夜裏,先知易卜拉欣做了一個夢,夢見安拉命令他宰殺自己的兒子易司馬儀,易卜拉欣忽然從夢中驚醒過來。隨即,易卜拉欣喊兒子來,易司馬儀高高興興來到父親麵前,因為他不知道父親為什麼這個時候叫他來。

易卜拉欣對兒子說:

“孩子,我剛做了個夢,夢見我要宰殺你,你說這是什麼夢,能解一下嗎?”

易司馬儀說:

“父親,你就照安拉的旨意行事吧!你將看到我完全能夠承受安拉所安排的一切。”

“易司馬儀,我把夢境全都告訴了你,你不要害怕,不要抱怨!”

列位聽官,安拉在《古蘭經》中記述了這一事實:“當他長到能幫著他操作的時候,他說:‘我的小子啊!我確已夢見我宰你為犧牲。你考慮一下,你究竟有什麼意見?’他說:‘我的父親啊,請你執行所奉的命令吧!如果真主意欲,你將發現我是堅韌的。’”

贖身之羊

父子倆站起來走去,把事情完全托付給了世界之主安拉。易卜拉欣拿著一把快刀和一條長繩,二人不言不語地向著沙漠走去。易卜拉欣走在前麵,易司馬儀緊跟在父親的身後。

這時,魔鬼突然擋住了易司馬儀的去路,對易司馬儀說:

“因為你的父親做了個噩夢,所以他才想把你殺掉,憑以報仇。”

易司馬儀說:

“可惡的妖魔,你躲到一邊去吧!‘安拉的至交’隻奉大慈大悲安拉之命行事。”

隨後,易司馬儀撿起石頭,狠狠地朝魔鬼砸去。發生了這種情況,易卜拉欣對此一無所知。

到了沙漠,易司馬儀躺在地上,對父親說:

“父親,你就照安拉的命令行事吧!把我捆綁緊,不要發慈悲!”

易卜拉欣真的動起手來,天使則吵嚷起來。易卜拉欣把刀架在易司馬儀的脖子上時,那刀卻翻了過來,衝著脖子的是刀背,好像是在憐憫易司馬儀年輕。

“父親,那刀翻轉過來,你再把它翻轉過去。”

就在這時,偉大安拉聽到了易司馬儀的話音,看到了易卜拉欣的動作。頃刻,空中傳來偉大安拉的呼喚聲:

“我的天使們,他們都受到了我的教導,我知過去,亦知未來。易卜拉欣和易司馬儀都是我的奴仆,他們和你們的事情都要按我的意願安排。哲布拉伊來,你快到天堂去,把我為他倆備下的羊牽來;你要知道,我在創造他倆前一千年,就備下了那隻羊。”

天使哲布拉伊來立即按安拉的命令行事。安拉有言:“我喊叫說:‘易卜拉欣啊!你確已證實那個夢了。’我必定要這樣報酬行善的人們。這確是明顯的考驗。我以一個偉大的犧牲贖了他。”先知易卜拉欣曾說過:“我是獻祭品之子,無豪邁可言。”

後來,安拉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建造天房,安拉在《古蘭經》中說道:“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的清真寺,確是在麥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導。其中有許多明證,如易卜拉欣的立足處;凡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寧。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為真主而朝覲天房的義務。不信道的人,無損於真主,因為真主確是無求於全世界的。”

先知易卜拉欣受安拉委派開始建造天房,在安拉默助下建成了天房。易卜拉欣向安拉祈禱,安拉接受了他的祈禱。安拉命令易卜拉欣號召人們朝覲天房,易卜拉欣說:

“主啊,我的召喚難以傳到所有人那裏。”

安拉默示他說:

“易卜拉欣啊!你隻管召喚,你的召喚聲會傳到所有人那裏。”

關於朝覲,安拉在《古蘭經》中說:“你應當在眾人中宣告朝覲,他們就從遠道或徒步或乘著瘦駝,到你這裏來。”

所有事情辦妥,易司馬儀也安定下來了,易卜拉欣便回沙姆去了。所有這些事情,都是遵照安拉的命令辦的。

易司馬儀有了後代,所有穀地都在他的管轄之下。易司馬儀有一個兒子,名喚蓋達爾,和堂弟葉阿古卜·本·易司哈格住在一起。蓋達爾結了婚,添了兒子,子子孫孫相繼,一代接著一代,生息繁衍到穆阿德·本·阿德南時代。穆阿德有一子,取名尼劄爾。尼劄爾有四個兒子,他們是伊亞德、萊比阿、穆達爾和安瑪爾。尼劄爾有幸,看到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光芒。

尼劄爾臨終,把四個兒子叫到麵前,對他們說:

“如今,你們都成了阿拉伯人的頭領。我已經把留下的財產平分給了你們,為的是不讓你們在我死後互相爭吵。我已寫好遺書,保證你們每一個人都得到相應的一份遺產。你們之間不要發生爭執。如果不滿意自己分到的那份遺產,你們應該去找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請他為你們裁決;不論他怎樣吩咐你們,你們都要按他的意願行事。”

說到這裏,尼劄爾老人一命歸主。

族王仲裁

人們將尼劄爾老人埋葬後,舉行追悼儀式。葬禮畢,取出老人家留下的遺囑。打開遺囑一看,上麵寫著:

烏駒、利劍、長矛和戰器,歸吾兒伊亞德;牛、羊和駱駝歸吾兒安瑪爾;黃驃馬、紅毛駝歸吾兒萊比阿;餘之錢財和男仆及有數仆女歸吾兒穆達爾。

證人讀過老人的遺囑,兒子們異口同聲嚷道:

“分得不公平,我們不接受。”

族中長老們為他們評判一番之後,說:

“你們若不滿意,就照你們父親的臨終遺囑仲裁吧!”

他們一致同意,一起找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去了。他們邊走邊考慮自己見了族王該說些什麼。

他們行至一個名叫賽姆阿的穀地,見那裏土地寬闊,草木茂盛,地上遍開野番紅花、延命菊、野百合和玫瑰花,夜鶯、雉鳩、金翅雀鳴唱枝頭,麻鷸鳥、戴勝鳥飛來飛去,好一片賞心悅目美景。然而聽到斑鳩的鳴叫聲,不免讓路人有思鄉之感湧上心頭。不過,微風吹來,空氣中夾帶著鮮花的芳香,又見麵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仍然令人留連忘返,由衷讚美偉大安拉的造化之功。滋養萬物的正是安拉,人們看到的參天大樹、相互擁抱的綠葉、成熟的累累果實、紅彤彤的石榴花、藏著秘密的花芯……哪一個能離開安拉的照料!正如詩人所雲:

綠蔭撐巨帳,下落鋪華毯。

百鳥鳴枝頭,報喜春爛漫。

聞得斑鳩鳴,遊子思家園。

聽到夜鶯唱,戀人心煩亂。

采支延命菊,戴在秀發間。

群鳥迎新娘,歌聲滿人寰。

四位兄弟邊走邊談,忽見前麵出現了一峰駱駝的足跡,看上去好像是向著水源方向跑來的一峰駱駝踏出來的蹄印。

望著蹄印,萊比阿·本·尼劄爾說:

“我看這是一峰殘疾駱駝。”

穆達爾·本·尼劄爾說:

“我說這是一峰獨眼駱駝。”

安瑪爾·本·尼劄爾說:

“我看,這是一峰歪嘴駱駝。”

伊亞德·本·尼劄爾說:

“我說這是一峰無尾駱駝。”

他們剛剛走出穀地,忽見一貝杜因人快步朝他們跑來,連聲高喊著:

“阿拉伯頭人,你們好!我的駱駝走失了一峰,有人告訴我說它跑到這個山穀中來了,你們走在路上的時候,看到駱駝沒有?”

萊比阿·本·尼劄爾問:

“阿拉伯頭人,你的駱駝很暴烈嗎?”

“是的。”貝杜因人回答說。

穆達爾·本·尼劄爾問:

“你的駱駝是獨眼嗎?”

“是的。”貝杜因人回答。

安瑪爾·本·尼劄爾問:

“你的駱駝是歪嘴駝嗎?”

“是啊!”貝杜因人回答。

伊亞德·本·尼劄爾問:

“阿拉伯兄弟,你的駱駝是無尾的嗎?”

“正是。”貝杜因人回答。

安瑪爾·本·尼劄爾又問:

“阿拉伯兄弟,你讓駱駝馱過蜂蜜和麵粉嗎?”

貝杜因人回答道:

“好兄弟,照這麼說我的駱駝就在你們手中啊!因為你們說的全是我那峰駱駝的特征,我全是從你們口中聽到的。”

四位兄弟異口同聲說:

“貝杜因人,我們根本沒有見過你的駱駝,也對你的駱駝一無所知。”

貝杜因人兩手一拍,說道:

“天哪,怎麼能這樣欺負人!你們怎麼剛剛說出來,卻又否認了呢?”

四位兄弟說:

“阿拉伯兄弟,我們對你的駱駝一無所知。我們是去找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為我們裁決的。我們是尼劄爾·本·穆阿德·本·阿德南的兒子,我們幾兄弟之間出現了爭執,特去找族王為我們公斷。”

貝杜因人說:

“我和你們一道去,也好讓族王為我和你們就駱駝一案公斷一下。”

他們一起走去,一路快步急行,不多時就來到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家宅門前。族王出來歡迎他們,熱情接待,然後問道:

“阿拉伯頭領們,你們來找我所為何事啊?我本應去看你們才是,因為你們都是阿拉伯頭人,是尼劄爾·本·穆阿德·本·阿德南的兒子,你們是高門貴子啊!”

他們說:

“我們是來求你為我們裁決的。我們馬上就把爭端告訴族王大人。”

艾夫伊·本·朱爾胡米說:

“歡迎!歡迎!”

族王把他們安排在客舍住下,然後舉行盛大宴會為他們洗塵。筵席上的菜肴,有烤全羊、烤鴿子、白發麵餅,還有香醇美酒,色香味俱佳。賓主邊吃邊喝邊賞樂舞,人人開懷暢飲,個個樂不可支。

大家都喝得有幾分醉意時,萊比阿·本·尼劄爾說:

“這烤羊肉真香啊!假若不是羊吃了母狗奶,羊肉不會這樣香。”

穆達爾·本·尼劄爾說:

“這酒香醇可口!假如不是葡萄樹栽在墳地旁邊,這酒不會如此醇香。”

伊亞德·本·尼劄爾說:

“這發麵餅真好吃!若不是廚娘在行經期和麵,發麵餅不會如此可口。”

安瑪爾·本·尼劄爾說:

“這盛宴的主人一定不認識自己的生父。”

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為他們搭起一頂金絲繡花大帳,並派一個仆女藏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偷聽他們談話,要她把他們的話全記住。

仆女聽過他們的談話,快步回到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麵前,把他們的談話原原本本向族王複述了一遍。

族王聽後,頓覺眼前一片黑暗,什麼都看不見了。

旋即,艾夫伊·本·朱爾胡米把那四位兄弟和駱駝的主人一起叫到麵前,指著那個貝杜因人問四位兄弟:

“這個人找你們有什麼事?”

貝杜因人首先開口:

“族王大人,我的一峰駱駝走失了,便到處去找。當我行至賽姆阿穀地時,看到了這四位先生,於是問他們是否見到了我的駱駝,他們就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向我述說了一遍。”

隨後,貝杜因人把他們每個人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聽後問四兄弟:

“你們誰說看到了一峰獨眼駱駝?”

穆達爾·本·尼劄爾走向前去,說:

“族王大人,是我說的。”

“你是從哪裏得知的?有什麼證據?”族王艾夫伊·本·朱爾胡米問。

穆達爾·本·尼劄爾回答道:

“健全的駱駝有兩隻眼睛,吃草時看著兩邊。他的這峰駱駝隻吃一邊草,所以我知道它隻有一隻眼睛。當然就是獨眼駱駝了。”

族王問:

“你們誰說看到一峰歪嘴駱駝?”

安瑪爾·本·尼劄爾走向前去,說:

“是我,族王大人。”

“你是從哪裏知道的?你有什麼證據?”

“我發現駱駝吃草的地方,飼料散落了一地,因而我知道那是一峰歪嘴駱駝。歪嘴駱駝的上下頜是對不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