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敢於創新(4)(2 / 3)

假設某人想向你借一點兒錢,你這時就一定要考慮一下他想借錢的所有因素,然後要選擇幾個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什麼時候能還我錢?”再其次可能是:“這個人是否可信?”如果是你的兒女們向你借錢的話,可能你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要錢幹什麼?”

我們的許多人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分不清主次,隻憑一般的感覺,殊不知一般的感覺不能代替經深思熟慮而選擇的重要因素。

(6)思想解放法

有時,我們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感覺已經絞盡腦汁了,但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思想解放法告訴你如何開拓你的思路,使你進入一個柳暗花明的境界。隻要你敢於進行大膽的設想,就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泡的時候,僅做燈絲這一項內容,就試用了不下數千種材料,包括軟木、釣魚線、瀝青和碳化紙片等等。最後才找到了金屬鎢。

要學會“狂想”,要想到所有可能的情況,即使被認為不著邊際,乃至荒誕不經,也不妨試它一試。最優的抉擇往往產生於各種可能因素的展示之後。

(7)設身處地法

人們在各抒己見時,常常與對方的見解發生抵觸,在鄰居之間,上下級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如果你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也許可以打破僵局,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前不久,在一個商店老板的鼓動下,凱特給自己的小汽車換上了一個新的收音機,因為這個商店老板說他的收音機質量如何如何好,價格又如何如何便宜。但是換上以後,凱特發現,實際效果還不如原來的那一台。他當時很生氣,想找那老板講講道理,索回自己的錢。但是轉念一想:“如果我是那老板的話,這種態度是決不能接受的,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會惹一肚子氣。”於是,他和善地與老板講清原因,盡量不損傷他的自尊心。最後老板給他換了一台很好的收音機,而且價錢照舊。

創新思維借助具體形式

思維方式是人的理性認識活動方式,成功人士都能采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找到屬於自己成功的方向,放飛大腦的翅膀,別出心裁,另辟蹊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天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方麵,得出不同的結論。據說外國有兩家製鞋公司各自派出一名推銷員到一個島上去推銷產品。第一個上島的人見那裏的人都打赤腳,於是認為島上的人都不穿鞋,在這裏沒有市場;第二個上島的推銷員見到這種現象後,認為島上的人不是不穿鞋,而是沒有鞋穿,因此認為在這裏推銷產品將會大有可為,於是立即向公司發去電報,運來了大批的鞋,而自己則準備長住島上來向人們推銷,結果大獲成功。

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情采取不同的態度,就是由於各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所致。思維方式是人的理性認識活動方式,是人腦加工處理信息的“轉換器”。現代思維方式是在傳統思維方式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方麵是對傳統思維方式中錯誤的、陳腐的東西的背棄;另一方麵又是對傳統思維方式中合理的東西的繼承、深化和拓展。

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采用的思維方式包括:

(1)斂散型思維方式

斂散性思維方式,也就是收斂和發散相統一的思維方式,無論在現代的科學研究、發明創造中,還是在現代經營決策活動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收斂思維和發散思維是兩種相反的思維活動。收斂思維有很明確的目的性,圍繞單一的思維目標而展開,為了解決一定的問題、找到某一思索課題的答案而進行。發散思維沒有明確的目標,而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要深入地研究任何問題,都離不開收斂思維,而發散思維則使思維變得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