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不斷充電(1)(1 / 3)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就像那幹涸的禾田長不了莊稼一樣,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他的心田就像是缺少了雨露的滋潤,會日漸幹涸。

“知識就是力量。”英國著名學者弗蘭西斯·培根的這句名言,一語道出了知識的重要性。

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類,知識便開始在人類的智慧中漸漸萌芽發展。從茹毛飲血的遠古到高度文明的當今時代,每一次社會的變革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無不顯示出知識的巨大作用。可以說,是知識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曆史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阿基米得是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科學家和愛國主義者。當羅馬帝國的軍隊侵犯他的家鄉時,70多歲高齡的阿基米得挺身而出,竭盡自己的心智,為保衛國家而戰鬥。

傳說,阿基米得製作了一麵巨大的拋物鏡,把陽光聚焦後反射到羅馬的戰場上,燃起熊熊大火,使得羅馬士兵無一生還。此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投石器,能迅速投擲出成批的石子,把逼近城牆的士兵打得頭破血流。

羅馬軍隊的統帥馬塞爾沮喪地說:“我們是在同數學家打仗!他(阿基米得)安穩地待在城裏,卻能焚燒我們的戰場,一下子又擲出鋪天蓋地的石子,真像神話中的百手巨人。”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能以四兩撥千斤!如果沒有阿基米得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發明這些器械,民眾又將憑什麼來抵抗敵人強大的進攻而沒有太大的傷亡呢?所以,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繁榮、富強,就要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知識水平的高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想要提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地位,必須要提高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整體知識水平。

即使一個國家暫時還不夠富裕,隻要它的勞動人民充滿智慧,重視知識,那麼這個國家必定是一個有前途的國家;而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目前很富裕,卻供養著一群不學無術之徒,這個國家或民族的結果必然會漸漸地衰落下去。

現在,我們知道風雨雷電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但是在古時候,這些自然現象都被民眾視作神的行為。每逢大旱,老百姓便會殺豬宰羊,送上祭壇,磕頭求神,聽命道士呼風喚雨,甚至不惜將一些童男童女綁住了送給“河神”、“海神”來祈福。從今日的眼光看來,這些行為似乎太過愚蠢可笑,然而你有沒有意識到,類似這些行為,其發生的根源,都是由於缺乏知識所導致的。

如今,科學知識普遍發展,“人工降雨”的技術開發,即使遇上大旱,莊稼照樣可以長得很好,“老天爺”所擁有的“神”的力量,已顯得不那麼可怕了。

我國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從小就從祖父和父親處了解了西洋各國的山川風貌以及風情民俗,而這些知識,都在他以後的航海生涯中派上了大用場。如果他不了解西洋各國的民俗風情,便不懂得如何與不同的國家進行溝通交流,那他又怎麼能與各個國家進行友好往來呢?

不僅如此,鄭和在下西洋時,大量依靠了海洋科學的基本知識。他運用了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如果鄭和不懂得這些水文航海技術,船隊就無法正常而安全地行駛;此外,為了辨別方向,鄭和將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相互結合起來應用,提高了測定船位、方向的精確度,如果他對這一切一無所知,又怎麼能在大海上正確地辨別出方向呢?

知識就是力量,就像那幹涸的禾田長不了莊稼一樣,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他的心田就像是缺少了雨露的滋潤,會日漸幹涸。

有人曾深刻地指出:“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知識對於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無數事實表明,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知識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有一家公司,每個月的淨利潤可以達到兩萬美元——在同類企業中,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業績了。但這家公司的一位合夥人還想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使公司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位合夥人尋思,企業如果要大規模地發展,自己沒有必須的科學技術和知識是萬萬不行的。於是他讓他的夥伴負責業務,自己則選擇出國深造,一去就是4年。

他在這段時間刻苦學習,最終學到了先進的知識,掌握了紮實的技術。學成歸來之後,他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自己的事業。幾年之後,他擴大公司發展的期望實現了,他也成為同行業的領頭羊,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嚐到了甜頭的他,也相當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定期組織公司的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和技術交流,使得員工的整體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於比較優勢的地位。

這位商人充分地認識到了知識對於事業的無比重要性,於是決定用豐富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同樣,他也認識到,要想使企業能夠整體性地提升,員工的整體知識水平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他的行為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

人的天性就像一座原始的礦藏,隻有經過開采,其價值才會顯露;人的天性也像是野花野草,隻有經過了知識的雕琢,才會使璞玉散發出光芒。知識的海洋博大而精深,擁有了知識,才會擁有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