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不斷充電(1)(2 / 3)

假如不懂得地質學,人們就不會知道這個地球廣闊的地貌下藏著怎樣的寶藏;假如不懂得信息科學,人們隻不過是個耳聾眼花的現代人;假如不懂得基因科學,人們就無法克服遺傳障礙,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有了知識,才能變“呼風喚雨”為可能;有了知識,才能向不可能的領域吹響挑戰的號角。

對於一個國家,知識決定著它的強弱和榮辱;對於一個民族,知識決定著它的命運和興衰;對於我們每個個體,知識影響著他的層次和價值。知識給人以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財富。所以,請千萬記住下麵這句話:隻有贏得知識的人,才能真正地贏得未來!

前進必須依靠不斷地學習

知識,是人類世世代代文明的結晶。它滋補你的頭腦,啟迪你的智慧,頤養你的個性。誰想增長才能,誰想認識社會,誰想了解為人之道,誰就應當和書本交朋友。

現代社會的飛躍發展,使知識成為人們謀求富足,謀求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

幾年前,由美國著名的統計學家、民意測驗的創始人喬治·蓋洛·普的後裔們組建的蓋洛普組織,從《今日美國名人錄》中隨機選擇了1500個有傑出貢獻的人,探究他們成功的奧秘。選擇的標準既不是財富,也不是社會地位,而是他們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中的現有成就。在這些成就卓著的人中,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五種特點中有三種與知識有關:

(1)通曉常識

成功者中具有這種品質的人最多,79%的人對自己的這種優良品質評了最高分,61%的人認為通曉常識對其成功的貢獻非常重要。對大多數人而言,常識意味著對每日繁雜事務作出合乎邏輯的、客觀的判斷這樣一種能力。

那麼通曉常識這種能力是先天就有,還是後天可以增強的呢?答案是後者。這種能力的取得一是得益於在學校期間的好爭善問;二是取自他人,以及從他人和自己的錯誤中吸取常識。

(2)精通專業

有了常識之後,成就卓著的先生們認為第二重要的就是所從事的專業知識。四分之三的成功者為自己的這種品性打了“A”分。地質學家菲利浦·奧克斯萊是著名的坦尼克石油勘探生產公司的創立者,他認為他的成功是由於精通石油專業知識。他通過親身參加探油采油工作掌握第一手的專業知識。他說:“一個人要想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必須對他所從事的行業知識有實地經驗過的了解。”今天,他的專業知識為他掙得了六位數的薪水。菲利浦認為“掌握專業工作必需的知識”是成功公式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他獲得專業知識是通過自學,而不是通過正規學校。

(3)博學多才

成就顯赫者必備這種品質,因為它包含了迅速領悟高深的觀念並深刻透徹地分析它們這樣一種天賦能力。43%的成功者說它是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有52%的人說它是相當重要的。

現代研究證明,有許多種才智是無法用通常的方法(例如智商測驗)來估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名人們都具有相應的高智商數。根據調查,名人們的博學多才是由智商之外的至少三個因素促成的,它們是廣博的語彙、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技能。這些成就非凡的人平均每年讀書19本,包括10本非小說類的文學作品。

當說起智力因素時,這些拔尖人物們不是隻談天賦智能。一位總經理把它總結為:“好奇的頭腦和廣泛的興趣是成功的重要基礎。”

社會是一所最好的課堂

社會就是這樣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中學到的東西不是書本所能完全涵蓋的,它都是一些很實用的知識和經驗,具有很強的實戰性。

毫無疑問,學校是一個接受學習和教育非常好的場所,如果你還處於學生時代,那將是一件非常幸福和令人羨慕的事情,你應該趁著年輕的好時光積極勤勉地學習,為將來開創美好的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但如果你已投身社會,在學校中也沒有抓住時光好好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各項知識,也不必悔恨當初,因為生活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現象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你所處的社會就是一所最好的學校。

對於我們整個人生來說,學校教育僅僅是一個開端,旨在訓練人們的一種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社會的閱曆比起書本上的知識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古語有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當然,我們在這裏並不是提倡大家不要“讀萬卷書”而光去“行萬裏路”,隻是就獲取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技巧來說,社會無疑是一所更重要的學校。

人們在學校中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從書本中學習知識,但到了社會上,他們並不一定都會取得成功。因為學校裏所學的東西相對簡單,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相當多的知識和技能,在課本上都是未曾涉及的,而老師教授的東西也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