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法則49 尋找一位“衣食父母” (1)(2 / 2)

李鴻章拜訪曾國藩,牽線搭橋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國藩的心腹,當時隨曾國藩在安徽圍剿太平軍。有了這層關係,曾國藩把李鴻章留在幕府,“初掌書記,繼司批稿奏稿”。李鴻章素有才氣,善於握管行文,批閱公文、起草書牘、奏折甚為得體,深受曾的賞識。

有一次曾國藩想要彈劾安徽巡撫翁同書,因為他在處理江北練首苗沛霖事件中決定不當,後來定遠失守時又棄城逃跑,未盡封疆大吏守土之責。曾國藩憤而彈劾,指示一個幕僚擬稿,總是擬不好,親自擬稿也還是擬不妥當,覺得無法說服皇帝。因為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師,弟弟是狀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麵前正是“聖眷”正隆的時候,而且翁門弟子布滿朝野。怎樣措辭才能讓皇帝下決心破除情麵,依法嚴辦,又能使朝中大臣無法利用皇帝對翁氏的好感來說情呢?曾國藩不禁,大費躊躇。

最後,李鴻章巧妙地為他解決了問題。奏稿寫完後,不但文意極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剛正的警句,說:“臣職分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一寫,不但皇帝無法徇情,朝中大臣也無法袒護了。曾國藩不禁擊節讚賞,就此入奏,朝廷將翁同書革職,發配新疆。

通過這件事,曾國藩更覺李鴻章此才可用。不久,在曾國藩大力推薦下,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等職,踏上了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

一棵堅實的大樹是你應該努力去靠攏的,要不惜任何代價求得他青睞有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大樹”,也許就是你的師傅、教練、頂頭上司。不論在什麼行業,把年輕人“扶上馬再送一程”向來是傳統,這種情況在體育界、演藝界、政界更是如此。沒有背景來頭,沒有靠山撐腰,不是名門之後,憑自己嶄露頭角,誰認識你是誰啊?“背靠大樹”固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卻一定可以讓你少走彎路、錯路,讓你少費力氣,少做無用功,從捷徑走向成功。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人一無所長,是很難得到“大樹”賞識的。即使僥幸獲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著看笑話。“大樹”也會比較謹慎,選擇一個“扶不起的阿鬥”,那不明擺著往自己臉上抹黑嗎?

“伯樂相馬”,同時“良禽擇木”,所以雙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誠相待,投桃報李。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填過一首《柳絮詞》,其中有一句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一般人會覺得柳絮飄浮無根、無所附依,寶釵卻用肯定態度對其做了讚美。這正如有人不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黃牛,也看到了黃牛背後不斷抽動著的鞭子,這正是見識的獨到之處。從中也可得到一個啟示:一個人在事業上要想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鬥之外,有時還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雲或扶搖直上。

在現代社會,借力這種手段已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外交等領域廣泛運用,而且大有日趨擴展之勢。對於人際交往,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自身形象、擴大自身影響的策略和技巧。有些人在晉升途中總寄希望於名人拉自己一把,而這種“希望”往往是一廂情願。其實借名人之力,有時不必建立直接的關係,用間接的辦法也能收到提高身價的效果。

美國一家公司所生產的天然花粉食品“保靈蜜”銷路不暢,經理絞盡腦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費者對“保靈蜜”的需求熱情呢?如何使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大有益處呢?廣告宣傳,未必奏效,在如今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攻勢下,沒有真正影響力的廣告不可能給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正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該公司負責公共關係的一位工作人員帶來喜訊:美國總統裏根長期選用這種食品。原來,這位公關小姐非常善於結交社會名人,常常從一些名流那裏得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一次她從裏根總統女兒那裏聽到了對本企業十分有利的談話。據裏根的女兒說:“20多年來,我們家冰箱裏的花粉食品從未間斷過,父親喜歡在每天下午4時吃一些天然花粉食品,長期如此。”後來,該公司公關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又從裏根總統的助理那裏得來信息,裏根總統在健身壯體方麵有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吃花粉,多運動,睡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