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話傳到劉易的耳中時,他非常感動。狄將軍派人專程去弄苦蕒菜,劉易覺得自己獲得了同情和理解;狄將軍勸阻將領勿爭強鬥勝,劉易覺得是真正顧全大局,寬宏大量。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不該再給非常忙碌的狄將軍添麻煩。

過了幾天,劉易懊悔地去找狄青,說:“狄將軍,你治軍嚴整,我在韓將軍手下時就有耳聞。這次我因這麼點小事就大鬧,你不僅不責怪我,還原諒了我,我一定會報答你。”從此,劉易再也沒為苦蕒菜鬧過事,並且逢人便誇狄將軍的寬闊胸懷。

【心靈指路牌】

善於處世的青少年,常常更多地體諒別人,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並給他人留有餘地。不與別人計較一時之短長,這樣就可以團結大多數的人,在大家的幫助下實現自己的目標。狄青在這方麵的智慧體現得淋漓盡致,他不僅僅收服了劉易,還收服了其他將領、士兵,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擺脫自閉的困擾

曾任美國國會參議員的愛爾默·托馬斯在他十幾歲時,與同齡人相比,不但長得太高了,而且瘦得像支竹竿。他除了身體比別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賽或賽跑等方麵都不如人。於是他成了同學們常取笑的對象,被人起了一個“馬臉”的外號。托馬斯終日被自卑、憂慮困擾著,他不喜歡見任何人,不願意做任何事。

幸運的是,他的母親一直鼓勵他、相信他。不久以後發生的幾件事帶給了他勇氣、希望與自信,改變了他以後的人生。入學後,托馬斯通過了一項考試,得到一份三級證書,可以到鄉下的公立學校授課。雖然證書的有效期隻有半年,但這是他有生以來,除了他母親以外,第一次證明別人對他有信心。

隨後,一個鄉下學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資聘請他去教書,這更證明了別人對他的信心。領到第一份薪水,他就到服裝店,買了一套合身的服裝。後來,學校裏舉行一年一度的演講比賽,他母親鼓勵他參加。於是,他精心準備,對著樹木與牛群演練了上百遍。結果出人意料,他得了第二名,並且拿到了獎學金。後來托馬斯在回憶自己的人生曆程時,不止一次說過:“這一連串的事成了我—生的轉折點。”

【心靈指路牌】

很多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浸在日記、網絡中,也不願與近在咫尺的人多說一句話。這無異於將自己的世界關閉起來。一個人如果做了自閉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難以發揮,使自己難有作為。隻要我們能正確對待自身缺點,把壓力變為動力,奮發向上,多向他人學習就一定能夠擺脫自閉的困縛,走入生活的陽光中去。

不要評議別人,別人便不會評議你

1865年4月15日,林肯遭遇槍殺。

他瘦長的身體躺在一張對他來說有些短的床上,在床的上方掛著一張羅莎波南的名畫《馬市》的複製品,旁邊是一盞亮著昏黃光暈的煤氣燈。就在林肯靜靜地躺著的時候,戰爭部長史坦頓說:“這裏躺著的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生前曾一度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因此也為自己樹過許多敵人。為什麼他會獲得如此的美譽呢?因為他從一次次批評、取笑別人的經曆中,在做人的藝術方麵學到了無價的教誨——始終要與人為善。

一次,林肯取笑了一個爭勝好強的愛爾蘭人。林肯在《春田時報》上刊登了一封沒有署名的信,譏諷了對方一番,讓所有的讀者都大笑不止。這位愛爾蘭人非常敏感,他得知此事後惱羞成怒——他要查出寫信的人到底是誰。當他得知這封信的作者就是林肯時,便騎上馬找到林肯,要求與他進行決鬥,並給林肯選擇武器的自由。因為林肯的雙臂很長,所以就選擇了一把長劍,並向一名西點軍校的學生學習劍法。決鬥那天,他們相約來到一個沙灘上,準備在此決出勝負,但是在最後一分鍾,他們的助手阻止了這場決鬥。

這是林肯一生中最難忘,也是最讓他感到恐懼的事情。從那次痛苦的經曆中,他得知,任何尖刻的批評與斥責都是無濟於事的。所以,他決定從此不再寫一些諷刺他人的信件,也不再取笑任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