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人十分要好,彼此不分你我。一日,他們走進了沙漠,幹渴威脅著他們的生命。上帝為了考驗他倆的友情,就對他們說:前麵的樹上有兩個蘋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就能平安走出沙漠。

兩人聽了,就都讓對方吃那個大的,堅持自己要吃小的。爭執到最後,誰也沒說服誰,兩人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其中一個突然醒來,卻發現他的朋友早向前走了。於是,他急忙走到那棵樹下,發現兩個蘋果隻剩下了一個,摘下來一看,很小很小。他頓時感到朋友欺騙了他,便懷著悲憤與失望的心情向前走去。

突然,他發現朋友在前麵倒下了,便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小心地將朋友輕輕抱起。

這時他驚異地發現:朋友手中緊緊地攥著一個蘋果,而那個蘋果比他手中的蘋果小得多。

【心靈指路牌】

與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相互的忠誠和信任,來不得半點猜疑。無端的猜疑是對友誼的傷害,是友誼的大敵。當年輕的你在和朋友發生口角誤會的時候,不妨多站在朋友的立場看問題,隻要你相信朋友的忠誠,你就一定可以收獲到朋友的忠誠。有了朋友的陪伴,人生的旅途就有了一絲暖意、一片綠蔭。

用心看人

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在中國掀起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

這場變法運動不久便演變成了以光緒帝為首的維新派和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之間的權力之爭。在這場爭鬥中,光緒帝感到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便寫信給維新派人士楊銳:“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們要想辦法搭救。”維新派為此都很著急。正在這時,榮祿手下的新建陸軍首領袁世凱來到北京。袁世凱在康有為、梁啟超宣傳維新變法的過程中,明確表態支持維新變法運動。所以康有為曾經向光緒帝推薦過袁世凱,說他是個了解洋務又主張變法的新派軍人,如果能把他拉過來,榮祿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緒帝認為變法要成功,非有軍人的支持不可,於是在北京召見了袁世凱,封給他侍郎的官銜,旨在拉攏他,為自己效力。

當時康有為等人也認為,要使變法成功,解救皇帝,隻有殺掉榮祿。而能夠完成此事的隻有袁世凱,所以譚嗣同後來又深夜密訪袁世凱。袁世凱當時慷慨陳詞,說殺榮祿就像殺條狗。但事實上,他是個詭計多端善於見風使舵的人,康有為和譚嗣同都沒有看透他。他早就搭上了慈禧太後這條線。所以,他決定先穩住譚嗣同,再向榮祿告密。

不久,袁世凱便回天津,把譚嗣同夜訪的情況一字不漏地告訴榮祿。榮祿嚇得當天就到北京頤和園麵見慈禧,報告光緒帝如何要搶先下手的事。第二天天剛亮,慈禧怒氣衝衝地進了皇宮,把光緒帝帶到瀛台幽禁起來,接著下令廢除變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維新變法人士和官員。變法經過103天最後失敗。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康廣仁、楊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殺。

【心靈指路牌】

如果隻是憑借一個人的外在對其作出評價,青少年隻會令自己遭遇挫敗。世界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樣美好,用心看人,因為隻有用心謹慎的人才能闖過生活的溝溝坎坎,享受美好的人生。

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老張在鎮上蓋了一棟三層的樓房,當房子的第三層剛封頂時,幾個朋友在他家吃飯。

席間,突然來了一位專門安裝鋁合金門窗的個體戶,與老張一見麵就遞了張名片。其實這位個體戶的店鋪門麵也在本鎮,雖和老張平時也見過麵,但因沒有業務往來,他們都不認識。後經與那個體戶交談,他們彼此覺得非常熟悉。輪到老張決定是否將鋁合金門窗的業務讓這位個體戶做時。老張說:“雖然我們以前不認識,但通過我們剛才的一席話,得知你對鋁合金門窗安裝有豐富的經驗,假如我房子的門窗讓你來安裝,我相信你能安裝,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但是在你今天來之前,我們廠裏一名下崗鉗工已向我提起過,說他下崗了,門窗安裝之事讓他來做……”

老張的話還未說完,那個體戶便插話了:“你是說那東跑西走的小李吧?他最近是給幾家安裝了門窗,但他那‘小米加步槍’式的做法怎能與我比?”哎!這話不說還好,一說便讓老張頓時改變了主意,接著說:“不錯,他盡管是手工作業,沒有你那先進的設備,但他目前已下崗在家,資金不夠豐厚,隻能這樣慢慢完善,出於同事之間的交情,我不能不讓他做!”就這樣,那位個體戶隻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