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
青山隱隱,綠水迢迢。
好一派湖光山色,好一個人間仙境。
群山環繞間,一湖春水澄澈清明,一葉扁舟從湖上悠然而來,卻沒有打破這寧謐而又清幽的氛圍。
舟上的兩人也仿佛與這美景融為了一體,成為了畫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船中央坐著的女子正刺繡著麵前小小繡架上的一幅圖景,她神情專注,小心翼翼。
整整繡了四個月了,這副繡品今日終於可以完成了,應該能趕得及在那個日子送去。
船尾的少年一身白衣,迎風而立。
如此靜默了良久,少年終於忍不住回頭問道:“母親,我們就住在附近,想來天天都可以來這裏,您為何還要把這景色繡出來?”
那繡品上刺繡的赫然就是眼前的景色,就連他們所在的小舟,甚至連舟中的兩人都在其中,栩栩如生、精美異常。
女子仿佛沒有聽見他說話,直到她認真地打好了最後一個結,才放下手中針線,徐徐地站起身來。
微風拂起她的素裙,水中倒影出她清麗的麵容。
歲月倏忽而過,已近不惑之年,她卻仍然保持著那秀雅的氣質,不曾改變。
“憶兒,你真的想知道?”
她轉身看著對麵的少年,少年儒雅俊秀,和那人有著七分相似。
“是啊,是啊,母親,你能不能不這麼神秘?”
“這繡品是送給一個人的。”
“哪個人?”
女子緩緩抬頭望著眼前的青山綠水,美目之中泛出一片溫暖,深情而又淡然。
“你可知道二十年前聲名顯赫的文武二王?”她問道。
少年略顯激動:“二王當年名動天下,何人不知?”
……
二十年前名動天下的文武二王。
二十年前,大崇高宗明仁九年。
文,指的是宣王賀蘭珺,大崇太宗皇帝賀蘭雄第二子,姿容秀麗、文采風揚,他尊崇儒術、建議朝廷創建太學、鼓勵私學,召集文人編纂典籍,招攬賢才入仕,曾是天下文人翹楚、士子領袖。
武,指的是睿王賀蘭玨,大崇太宗皇帝賀蘭雄第四子,武略蓋世、才華過人,他率兵二十萬鎮守東南,驍勇善戰、用兵如神,曾是威名赫赫的不敗戰神、三軍統帥。
那青山綠水間的故事,真的與他們相關嗎?
……
引子二:
朔風野大,乾坤肅殺。
天邊的一縷夕陽此刻正欲西墜,雄渾的崇山峻嶺中,飛旋而來的山風如刀鋒般掠過,金色的戰旗迎風招展。
放眼五千男兒,奔騰如虎,長槍林立,寒光湧動,攝人心魄的軍威使驕橫的風也不得不斂神靜氣,戛然止步。
她遠遠望去,他烏騅駿馬,輕衣薄甲,身後的白色披風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麵上玉質的麵具散發出清冷的光芒,一杆銀槍掛於馬鞍之上,腰間寶劍映照著麵具下清冽如水的眸光,眉宇間戰意濃濃,胸腹間的傷痛哀情化為了豪情,爍爍激蕩,整個人恍若謫仙欲飛。
今日,他是為國為民上陣殺敵的鐵血男兒。
今日,他是烽火狼煙、金戈鐵馬之中的沙場征人。
今日,他是橫刀立馬、英氣淩雲的少年將軍。
她的胸中因為他而豪情激蕩,大丈夫生於世間,當提三尺劍,血戰疆場,方不負滿腔雄心,一身壯誌!此時此刻,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目送心上人出征的普通鄉間女子,心中百感雜陳,有驕傲自豪,有憂慮擔心,有傷懷難舍。
她放下懷中的琴,玉指如飛,在琴弦上撥弄。
琴音忽高忽低,氣勢雄渾、情義綿綿。
丹唇開啟,豪氣不衰,伴著琴聲,她唱出的是知己之音:
“熱血清風千裏來相送,
邊關豪情折無數英雄。
人行風雨中,
請君多珍重,
滄海桑田榮辱生死共。
紅塵路上男兒淚最重,
明傷暗痛人前撒笑容,
忍辱又負重,
不求有人懂,
意氣縱橫傲骨透蒼穹。
一夜夢落瀟瀟秋葉紅,
千秋醉筆寫天下英雄。
無悔為眾生,
壯誌氣如虹,
此生苦樂生死皆從容。
願君多珍重,
滄海桑田榮辱生死共。”
在慷慨渾厚、蒼茫豪邁的歌聲裏,軍士齊發,煙塵滾滾,一時間,“消滅強虜,固我河山”的喊聲驚天動地。
他並未回眸,而是躍馬揚鞭、催動四蹄如飛的坐騎,毅然決然地奔赴葫蘆穀而去。
她抬眸,兩行清淚無聲滑落,落於琴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