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善待每一天(1 / 1)

不到2歲就又聾又盲的女孩海倫·凱勒,通過艱辛的努力學會了其他正常孩子應學的所有東西。進入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後,學習希臘語、拉丁語、法語、數學、文學、曆史等所有大學修習的課程。更為感人的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寫下了不少文學佳作。

在盲人中,她的名氣也許僅次於荷馬。

海倫從懂事起便“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從不為自己身處逆境而氣餒、煩惱、頹唐。相反,她自感每天都活得很“滋潤”:每天渴望雨露,渴望陽光;每天都給自己留下想像的空間、燦爛的朝霞、悠然的遠山、茫然的星空;每天充滿自信力,與命運挑戰;每天求知不渝,從而“喚醒了心靈,給了它光明、希望和快樂,使它重獲新生……”

海倫·凱勒“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的生活理念,在其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有形象化的描繪。她說,如果她有三天的光明,她要看那些老師和朋友的臉,要到樹林中散步,看黑夜如何變成白晝,要參觀藝術博物館,通過藝術的欣賞來探索人類的靈魂。最後,還要看看世俗人們的活法。她雖然失去了視覺,但她能“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所以自感“內心總是一個光明的世界!”

我們曾為生命的脆弱而唏噓,為疾病而憂心,為死亡而驚懼,為世事的無常而慨歎,為人生的坎坷而憤懣,為事業的失敗而頹喪。我們可曾想過,正是因為短促而不可知的生命旅途中有太多的煩悶與不平,所剩那少許的愉悅方顯得彌足珍貴,因而才更需要用心地去經營,使它開出芬芳的花蕾。在這樣的背景下,記住要感恩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