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掌握人生之船(1 / 1)

坎貝爾46歲那年,在一次機車意外事故中被燒傷,身上65%以上的皮膚被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手術後,他無法拿起叉子,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這位前海軍陸戰隊隊員不認為他已經被打敗了,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那是我的浮沉,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是倒退或是一個起點。”

6個月後,坎貝爾又能開飛機了!他為自己在科羅拉多州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另外還買了房地產、一架飛機及一家酒吧。後來坎貝爾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這家公司後來變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機車意外事故發生後的第四年,坎貝爾所開的飛機在起飛時又摔回跑道,把他的12條脊椎骨全部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我不明白為何這些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竟要遭到這樣的報應?”雖然這樣說,但他仍然不屈不撓,日夜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的獨立。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以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

坎貝爾後來也曾競選過國會議員,他用一句“不隻是另一張小白臉”的口號,將自己難看的臉轉化成一項有利的資產。他還開始泛舟,又墜入愛河且結了婚,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並持續他的飛行活動、環保運動及公共演說。

坎貝爾說:“我癱瘓之前可以做10000種事,現在我隻能做9000種,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無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還能做到的9000件事上,告訴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選擇不把挫折拿來當成放棄努力的借口,那麼,或許你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一些一直讓你們裹足不前的經曆。你可以退一步,想開一點兒,然後你就有機會說,或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勇,不退縮,胸膛直挺,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逆境。因為憂患、困苦不足以損他毫厘,反而加強了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這真是世間最可敬佩、最可羨慕的一種人物了。

席勒被病魔糾纏十五年,而他的最有價值的書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彌爾頓在雙目失明、貧病交迫的時候寫下了他著名的作品。被人譽為“樂聖”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到數不清的磨難。貧困、失戀、耳聾幾乎毀掉了他的事業,可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向“命運”挑戰!貝多芬在兩耳失聰,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寫出了他的最偉大的樂曲。正如他給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說:“公爵,你之所以成為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成為貝多芬,則是靠我自己。”

對於有誌氣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財富。苦難讓人生計艱難,又能給人試圖擺脫它的動力,為實現自我助燃。一個人隻要不甘心受製於苦難,那麼苦難就是成功的基礎,也是絕好的鍛煉人的環境,它給人帶來了努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