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知識改變命運(1 / 1)

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在外表上,而是大腦以及裏麵存儲的知識、性格和思想。性格和思想的成因比較複雜,但是,知識卻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來不斷充實我們的大腦。

善於用知識武裝頭腦並轉化為行動力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

利用知識、憑借素質、發揮才智,實現改變現狀和脫貧致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常人眼裏,撿破爛的一定是窮人,想靠撿破爛發跡是不可能的。可是,真就有這麼一個人——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有個以撿破爛為生的人。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了,作為金屬材料賣,是否可以多賣些錢?於是他把一個空罐剪碎,裝進自行車的鈴蓋裏,熔化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金屬,然後花了六百元在市有色金屬研究所作了化驗。化驗結果出來了,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按當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個就是一噸,這樣算下來,賣熔化後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錢。他決定回收易拉罐熔煉。

從撿易拉罐到煉易拉罐,這不是普通的突發奇想。致富孕育在這一念之間,這不僅改變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質,也讓他的人生走上了另外一條軌跡。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又將回收價格以及指定收購地點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發。一周以後,他回收了13萬多個,足足兩噸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們,卸完貨仍然又去拾他們的破爛,而他卻徹底變了。

他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內,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三年內,賺了270萬元。他從一個“拾荒者”一躍而為百萬富翁。

一個收破爛的人,能夠想到不僅是撿,還要想撿來的東西到底能有多大價值,這已經不簡單了。為了弄清它的價值,他能夠把易拉罐送到科研機構去化驗,這就更具有了專業眼光。至於600元的化驗費,一般的拾荒人是絕對舍不得的,這就是投資者和打工者的區別。他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他那獨特的眼光,他的素質,他對知識的認識,他知道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改變自己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