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明的唐堯擔任部落首領幾十年,人老了想找個接班人。於是,聰明賢能的虞舜成為被考核的對象。虞舜有個後母所生的弟弟像,幾次調唆父親和後母加害虞舜,虞舜一點不記仇,仍然孝順父親,愛護弟弟。虞舜和氣謙讓,人們樂意與他和睦相處,他居住的地方也由偏僻的鄉村變成了熱鬧的城鎮。唐堯賞給虞舜一架名貴的琴、許多衣料,又為虞舜修建了糧倉。像看見舜家富裕了,十分妒忌,多次想加害他,虞舜仍然和原來一樣對弟弟十分友好。唐堯經過考察認為虞舜品德高尚,又有才能,便把部落首領的位置讓給了虞舜。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禪讓。
虞舜能夠坦然麵對即將發生的一切,麵對任何人對自己的態度,保持自己的真誠與善良,也正是因為他做到了這些,才獲得了人們的愛戴和至上的權力。
很顯然,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我們對周遭環境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感受。必要的時候,我們都能忍受得住災難和悲劇,甚至戰勝它們。我們也許以為自己辦不到,但我們內在的力量卻堅強得驚人,隻要肯加以利用,就能幫助我們克服一切。
但這並不是說,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時候,都應該極力忍耐接受,那樣就成為宿命論者了。不論哪一種情況,隻要還有一點挽救的機會,我們就要奮鬥。可是普通常識告訴我們,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轉機時——為了保持我們的理智,就請不要再“左顧右盼,無事自憂”了。
沒有人能有足夠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實,又能利用這些情感和精力去創造新的生活。你隻能在這兩者中間選擇其一,你可以麵對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風雨,彎下自己的身子,你也可以自不量力地去抵抗而被摧折。
能在一切環境中保持寧靜心態的人,都具有高貴的品格修養。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心理上的抗幹擾能力,冷靜地應對世間的千變萬化。
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認真地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