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做一個找準自己位置的人(1 / 1)

求索是一種藝術,放棄更是一種藝術,求索與放棄之間,唯一的目標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個人應該知道自己希望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要知道自己的界限,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知道怎麼做才能更適合自己的特點,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發展。於是,我們首先不需要做一個成功的人,而是需要做一個找準自己位置的人。

還記得那個女強人賴斯嗎?一個非常普通的人,憑借自己的努力成了華盛頓“最有權力的女人”。從一個在種族歧視下長大的黑人到美國國務卿,沒有人否認她的努力,可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她為自己的人生所做的定位。她小時候想成為鋼琴家,她鋼琴確實也彈得不錯。16歲那年她進入丹佛大學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夢想成為職業鋼琴家。但是,在著名的阿斯本音樂節上,她備受打擊,“我看到一些11歲的孩子,他們隻需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得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她說,“我想我沒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內演奏的那一天了。”於是她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重新為自己定位,她選擇投身於國際政治中,最終取得了成功。

美國國務卿與鋼琴家相比,看來沒有絕對的可比性。但對於賴斯來說,成為美國國務卿和鋼琴家,哪個更有可能性些,就很容易判斷了,哪個更適合她成功的路,哪個就是她賴斯的位置。

“越位”在足球場上是違規行為,球員一旦越位,即使進球也會被判為無效球。球場上越位的原因大多是球員急於破門,而忘記、忽略了自己的位置,其中要麼是技術應用不好,要麼是想僥幸逃過裁判的眼睛,要麼是有裁判的“特殊關照”而故意越位。在足球場上,可以說,不懂球場規則的球員是不可能上場的;不遵守秩序和規則的球員,不善於找準自己位置而屢屢越位的球員,不是個好球員。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繼而做好在這個位置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真正行使好自己的職能。成功就是實現自己的目標。準確的個人定位可以確保這個目標是切實可行的目標,而不是海市蜃樓。“認識你自己”從來都是最難的,隻有堅持認清自己,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像螺絲釘一樣鑽下去,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世界上的路有千條萬條,但最難找到的就是適合自己走的那一條。

歌德一度沒有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樹立了當畫家的錯誤誌向,害得他浪費了二十多年的光陰,為此他非常後悔。美國女影星霍利·亨特曾竭力避免被定位為短小精悍的女人,結果走了一段彎路。幸虧經紀人後來的引導,她重新根據自己身材嬌小、個性獨特、演技富有彈性的特點進行了再定位,出演《鋼琴課》等影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奧斯卡大獎。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是經過重新給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的: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時,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可以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最著名的科普作家。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那是他最適合幹的行業,他專心鑽研物理,果然大有成就。

在生活中,誰都想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並不是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目前,有許多人是在自己不喜歡甚至是厭惡的崗位上,做自己並不情願做的工作,於是心不穩,終日惶惶。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著急的好,所謂的生活其實就跟寫文章一樣,當你覺得筆下的那一句不是自己最滿意的言語,甚至是一個敗筆的時候,你就應該暫時停筆思考一下,等到靈感來臨時,不妨另起一行重新書寫,直至滿意為止。

人生就像一張地圖,總是在走得很直很順的地方出現岔道,路途中的我們時刻麵對選擇。如何到達自己希望中的終點呢?我們可以在每一個轉彎的地方做好標記,一旦錯了方向便立即扭轉過來,沒有時間沮喪,沒有時間捶胸頓足,更不能在該做選擇的時候沒有主見、猶豫不決。人生之路雖不能回頭,卻可以改變方向,也許是繞了一個大彎但總歸是走上了那條屬於自己的路。

找準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就好像樹起了一麵飄揚的旗幟,不再麵對生活搖擺不定,它將引領你走向成功。成長中會有很多困苦,那些不過是增長我們的經驗和多一點對生活的體會而已。別等到韶華已逝再感歎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別等到青春不再時再來正確看待成長的痛苦。收起那副滿是愁容的麵孔,堅定自己的立場和信心,放棄決斷之前的搖擺不定和慌不擇路,靜下心來思考出路,總有某個特定的位置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