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婦人每天都會到到寺裏燒香,而且總是哭哭啼啼的。寺裏的住持看久了,覺得很奇怪,便問這位老婦人:“你為什麼每天總是哭個不停呢?”
老婦人回答道:“我哭是因為我的那兩個女兒,我的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老太太邊說邊用衣袖擦眼淚。“這不是很好嗎?”住持微笑著說道。“你說得倒輕巧啊!天晴了,小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愁不愁人?”
老太太剛說完,住持同情地點點頭。
“下雨了,誰來買大女兒的鞋?愁不愁人?”
老太太說完,住持又是點點頭。
“愁死我了!愁死我了呀!”老太太竟至拍膝捶胸了。
“你是不是可以這樣想呢?”等老太太哭累了,住持平靜地告訴她,“天晴了,大女兒的鞋店生意就紅火;下雨了,小女兒的雨傘就有了銷路。這不是很好嗎?”經過住持的這一番點撥,老太太破涕為笑:“瞧我這個死腦筋,怎麼沒有想到呢?還是你高明啊!”
從此,老太太來回住在兩人女兒家,天晴也笑,天雨也笑,由哭婆變成了笑婆。
還有一個與此類同的西方故事。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裏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為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看他們的反應。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麵還下著這麼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張合適他的凳子;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即使天空下著雨,他的心空也是明媚的。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人生的幸福、快樂、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歡喜心決定的。藥無貴賤,能治病即是良藥,歡喜心即是一帖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