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煙當天晚上就離開了人世,本來瑞希想將如煙按照皇貴妃的禮製下葬,可小皇帝堅持要按照皇後的禮製下葬如煙,瑞希本來是反對的,可是她一想到如煙為他們做的這些事情,所有的不滿也都煙消雲散。
俗話說人死為大,更何況一個對自己有恩的人,隻不過是死後的一個並不會影響任何人的稱號,儀式,有什麼不可以。
豫王妃,瑞希並沒有著急處理,如煙當天晚上說的話,信息量太大,一時之間大家還不能完全的理解,或者更準確的說,還不能完全想出來更好的解決辦法。
肅王妃因為豫王妃的事情也受到了懲罰,但因為不想打草驚蛇,所以名義上隻是請她來宮中協助調查,並不是用什麼罪名將他直接抓起來。
之後的幾個月,華夏朝堂之上,後宮之中,開始了華夏有史以來最徹底的換血工作,但凡是和豫王有點關係的人,都被以各種理由流放或者斬殺。
高麗和天水的使節們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會把華夏發生的事情回報給自己的宮廷,高麗的反應很快,第一時間就派來使臣,上書請求,讓現在的世子到華夏皇宮之中,學習華夏的禮節以及儒家之道,以方便將來更好的治理華夏。
天水因為路途更遠一些,反應並沒有高麗來的迅速,瑞晗猜想,他們也在猶豫,對於這個難得的時機,到底是徹底的反抗,還是繼續稱臣,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所猶豫。
好在最終,天水決定暫時先稱臣,至於以後的事情,觀察之後再說。
瑞晗本想著就這次的機會將南疆的事情處理,可是最終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仔細想想,現在並不是真正的好機會。
後來的幾個月,華夏的後宮之中亂成一片,唯獨瑞晗所居住的地方很是寧靜。
為了讓如煙可以能夠死而瞑目,便將她的孩子送到瑞晗這裏撫養,瑞晗很盡心的照顧,福壽不再自己身邊,不能由自己親自照顧,這個突然得來的孩子,倒也是彌補了瑞晗失落的心情。
有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小皇子的身體越來越健壯,瑞希的主持之下,居然將剛剛一歲的小皇子人命為太子。
瑞晗雖然能夠理解瑞希的做法,但心中總有一道過不去的坎,也不知道肅王知不知道小皇子是自己的親自。
當瑞希將這個決定告訴肅王的時候,肅王並沒有過多的反對。
轉眼冬去春來,迎來了小皇帝第六年的晚春。到了五月間,瑞晗所居住殿前的牡丹大朵大朵的勝放著,紫紅相間,十分好看。
自從發生如煙的事情之後,肅王就搬進了華夏皇宮。這一日,下了早朝就帶著小皇帝子在殿外的青磚玩起投壺。
所謂投壺,瑞晗一直認為是古代版的套圈,就是一個考驗精準度的遊戲。說實話,瑞晗到沒覺得有什麼意思,但對於沒有什麼特別娛樂活動的古代人來說,這是最好的遊戲之一。
小皇帝站在十餘步遠的地方,學著肅王的樣子往壺裏擲著折去了箭頭的竹箭。
肅王投的嫻熟,幾乎箭箭都落在壺中,小皇帝到底是年紀小,身體協調性上也差了很多,投了幾次也投不進去,急得滿頭都是大汗。
肅王本和瑞晗坐在樹下看小皇帝投壺,見小皇帝一直投不進去,便徑直向庭院中走去,一壁大聲笑道:“皇上,皇上用力不對,所以才會投不進去。”
小皇帝看了一眼肅王,在他心中肅王一直是神聖的存在,不但能將朝廷之上的事情處理的十分好,更是能帶兵打仗,雖然小皇帝熟讀華夏曆史,可曆史書上寫的那些大人物,並沒實實在在的出現過。
小皇帝聽了肅王的話,又驚又喜的大聲叫道:“皇叔,朕聽太後娘娘和瑞晗夫人說起過,說皇叔是最會投壺的,要不然你教教朕如何?”
肅王向小皇帝微微行禮,又衝坐在樹下的瑞晗看去,很久了,他都沒有在瑞晗麵前展示過身手,這一次,就讓他們一同回到年少的時光吧。向著,肅王從小皇帝手裏接過了竹箭,舉臂略估了估銅壺的距離,忽然轉過身來,竟然背著投了出去,卻聽鐺的一響,那竹箭穩穩地落在了銅壺中。
“皇叔!皇叔!你真是太厲害了,你一定要教教朕,如何才能將投壺投的這樣厲害!”
小皇帝笑得合不攏嘴,一旁的人見小皇帝開心,自然也跟著附和起來,一個個都誇讚起肅王技藝高強。
“皇上!”肅王笑看著小皇帝,柔聲說道:“皇上將來長大之後,我相信一定會比我更厲害,因為你是皇上,你應該是華夏最英明神勇的人,將來你會和你的祖父,我的父親一樣,策馬馳騁在華夏,廣闊的大地上。”
小皇帝被肅王的話說的很是開心,他拉著肅王走到瑞晗麵前,輕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