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個性的展示(2)(2 / 3)

一位老婦人說:“要分辨靛藍的好壞很容易,如果是好靛藍,拈一塊放到水裏,它會沉到水底,哦,對不起,也可能是浮在水麵上,到底是哪種我也記不清了。不過,你可以親自試一試。”這樣模棱兩可的解釋真讓人哭笑不得。

布朗先生是著名的雕刻家。一次,他在沃德小姐家看到了一座雕得十分逼真的石膏像。其原型是幾年前在沃德家做事的愛爾蘭工人,那時沃德家還在布魯克林。雕像的作者是沃德小姐的弟弟沃德,這座雕像不僅形體、表情酷似,甚至連他褲子上的補丁、外衣的裂口以及那頂窄邊的大禮帽都沒有差別。“這孩子真不簡單。”雕刻家誇獎道。6年後,他邀請小沃德進入他的工作室,專修雕刻藝術。如今,沃德已經是美國雕刻界的著名人物了。

在英國,一度深受耳聾之苦的威靈頓公爵請了一位知名大夫為自己治療耳疾。但是,由於大夫在公爵的耳朵裏灌注了一種強腐蝕劑,致使公爵的耳朵發生了炎症,幾乎性命不保。因此,大夫懊悔不已,再三道歉,擔心這個錯誤會毀了自己的前程。然而公爵卻大度地說:“先生,不用擔心,我不會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那麼我可以繼續為您做護理嗎?這樣別人就不會懷疑我的水平了。”醫生問道。“當然不行,那是欺騙行為。”公爵斷然回絕。

有一家知名的鋼鐵廠,員工達到了數千人之多。鋼鐵廠的經理說:“我們在經營方麵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我們所做的隻是在質量方麵精益求精,爭取更上一層樓,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為了羞辱與他辯論的對手,一位惱羞成怒的眾議員說:“我記得非常清楚,從前,你曾經為我父親擦過皮鞋。”“是的,這的確是事實。”對方立刻回敬道,“難道我擦皮鞋的技術不夠好嗎?”

奧利弗·克倫威爾對他的畫師說:“就按照我原來的樣子畫,把那些該畫的地方都畫上。”

克倫威爾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畫師想取悅這位大人物,而在畫像上抹去那顆黑痣。

在馬薩諸塞州的諾斯布裏奇有一位著名的機械製造商,名叫約翰·維亭。一次,一位顧客向他抱怨說:“先生,你們生產的軋棉機售價太高了。”維亭回答道:“我想看到的是它的質量有多好,而不是產品價格有多低。”商人們立即領會了這句話的含義。從此以後,每次有機會做產品銷售的廣告,新格蘭的棉花製造商的一個習慣做法就是告訴人們,他們的產品曆史悠久,並且還會補充一句話:“是維亭製造的。”似乎這句話足以證明諾斯布裏奇的所有產品都質量上乘。

精確最受人們歡迎

孩子為了增強故事的吸引力,故意誇大其辭地對父親講:“爸爸,昨天晚上,我在街上看見了一大群狗,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500多隻呢。”“肯定不可能。”父親平靜地說。“要麼就是100隻,我真的看見了。”“那也不可能,我們村子裏總共也沒有那麼多狗。”父親說。“哦,那麼我可以保證至少有10隻之多。”“10隻嗎?我還是不能相信你,因為你說看到500隻的時候,口氣和現在一樣肯定,這兩個漏洞足以告訴我,你說的是謊話。”父親說。“哦,爸爸,坦白地說,我隻看見了兩隻狗,一隻是我們的卷毛狗,還有一隻是別人家的小狗。”孩子這一次說了真話。

孩子的謊話多數時候能夠被我們戳穿,可是,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總是在說“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或者每天都在絮叨“這個夏天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從來沒有這麼冷的冬天”,他們的話可信度又有多少呢真實的話語,是人們最願信賴的。因為它拋棄了一切人為編造的痕跡,完全依據於事實,它所展示的那種個性力量和意誌力量,是最受人們歡迎的。

空洞虛假的態度都是缺乏精確性的表現形式,如明明知道真相卻故意保持沉默,故意避重就輕,回避事實;誇大其辭、騎牆觀望,人雲亦雲,不懂裝懂;為了不得罪人,隻管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