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事業成功人士,也常常聽到他們歎息自己成功背後的苦惱,就是自己不得不應付繁忙的公務,或不得不周旋於社交場合,或為了應酬不得不放棄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或礙於情麵,不得不做有違心願的事。有時候,我們經常搖擺於情感與理性之間,有時情感戰勝理智,有時理智支配情感。當我們情緒走向極端的時候,理智往往無法控製它;當我們情緒比較平和的時候,理智卻很輕易地駕馭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記住一點:雖然情緒不能立刻控製理智,但卻能支配行動。因此,要調節行為,就必須從控製情緒開始。
過去做事情覺得非常愉快的人並不多,每個人對工作的好惡不同,假使能把工作趣味化、藝術化。興趣化,就可以把工作輕鬆愉快地做好。菲力有句話說:“必須天天對工作產生新興趣。”他所指的就是工作要趣味化、興趣化。人生並不長,因此最好盡量選擇適合你興趣的工作。工作合乎你的興趣,你就不會覺得辛苦。
羅素說:“我的人生正是:使事業成為喜悅,使喜悅成為事業。”愛你的工作,如果你悉心去作某樁事情,你決不會一無所獲。不論你收獲的是不是值許多錢,但你會過得很快樂,而這份快樂是沒有人能夠奪去的。
女作家陳學昭寫過一篇小說《工作著是美麗的》,單是這名字,就能給我們某種啟示。
有一首撣詩說:
開悟之前砍柴挑水開悟之後砍柴挑水每個人都在砍柴、挑水,有人樂在其中,有人則埋怨不已。
林清玄曾寫過下麵的一段雜文:
我和兒子坐在仁愛路安全島的大樹下喂鴿子,涼風從樹梢間穿人,樹影婆娑,雖然是夏日的午後,也感到十分涼爽。
我對兒子說:“如果能像樹那麼悠閑,整天讓涼風吹拂,也是很好的事呀!”
兒子說:“爸爸,你錯了,樹其實是非常忙碌的。”
“怎麼說?”
兒子說:“樹的根要深入地裏,吸收水分;樹的葉子要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整棵樹都要不斷地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樹是很忙的呀!”
我看到地上的鴿子悠閑地踱步,想到鴿子其實是覓食,也是很忙的。
當我把玉米撒在地上的時候,悠閑的鴿子就忙碌起來了。
我想到,如果我們有悠閑的心,那麼所有的忙碌的事情都可以用悠閑的態度來完成。
有很多時候我們對工作不滿往往並不是因為工作或公司有毛病,而是我們自己的態度有問題。
激情擁抱
愛默生說:“缺乏熱誠,難以成大事。”
可激情並非與牛俱來,而是依靠後天的培養。
鬆下幸之助常常對處在各個崗位上的負責人說:“在你的部門,有種類繁多的工作。那麼多的工作,即使你是部長,你也不可能是神仙,不可能什麼都會做。甚至有時候就某一項工作來說,你的部下更有才能;在別的什麼方麵,他比你更了不起。所以,你作為負責人、領導者,不是每個方麵或在專業技術上都能指導的。然而,由於你處在領導的地位上,你還必須領導,必須管理。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是重要的?那就是對你所在部門的經營要比誰都更有熱情,這一點不能亞於任何人。知識、才能不及別人是可以的,因為優秀的人才很多,不及人家是常有的事,但是,做好工作的熱情應該是最高的。這樣大家就會行動起來。如果不具備這點,做部長就不合格了。”
他還說:“作為位居他人之上的指導者,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熱情。當然,作為位居他人之上的人,如果一切都優於他人的話,不用說這是無可挑剔的。既有知識,又有本領,還有才能,且人格又好的人自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實際上這種一切都很出眾的人大概還不會有。即使在智慧、才華上遠遠優於他人,在經營商店、公司時沒有熱情,那麼在其手下的人們恐怕就很難產生‘在這個人的領導下使勁幹’的情緒。這樣一來,難得的智慧和才華也就完全等於零了。還是這樣,在其他方麵哪怕什麼也不具備,但是對於經營的熱情必須要保持。如若這樣,即使自己什麼也沒有,部下也會有智慧的出智慧,有力量的出力量,有才華的出才華,各自都會給予合作。”
“隻掌握一知半解的知識沒關係,而需要再三強調的是,自己是否有經營公司和幹工作的熱情。如果沒有這種熱情,人們就會各自離去,即使不離去,但他們為公司、為工作耐心地提供自己的聰明才智的情緒也會漸漸地淡薄下來。如果出現那種情況就糟了,所以,負責人、領導者必須經常地自問自答這些問題。如果是十個人的科長,在這十個人中自己是否最有熱情?如果是百人的部長,或者是一萬人的大公司的總經理,在這百人當中或者萬人當中,自己對經營方麵的熱情是不是最高的?如果你自信是最高的話,那麼你表麵上哪怕像玩一樣,也可以充分發揮大家的作用,而完全盡到責任。但是,如果對這個問題總是含含糊糊的話,那麼,你還必須去培養這種激情。如果缺乏激情,認真地說,這個人恐怕就不能不離開負責人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