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行得小周天(2 / 2)

古宇也不擔憂,稍作腹吸,丹田內的壓力便有所增加,等到古宇做過三十六次腹式呼吸後,丹田內的氣壓已經達到臨界點。隻聽得“噌”的一聲,那真力便如白馬過隙般的竄了過去。真力下平川,輕鬆突破大椎關,來到玉枕關,玉枕關位於後腦勺位置,真氣一至古宇便感覺脖子酸疼,腦袋裏轟轟作響,如同驚雷如耳一般。

古宇也不著急,意守丹田,隻是不斷的補充著消耗掉的真力,隨著古宇不斷的呼吸,丹田內的真力越漸的充溢。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古宇感覺真力儲存的差不多了,便試著衝了衝關,沒想到這一試,真力便輕輕鬆鬆的通過了玉枕關。真力青雲直上直達百會穴,但百會乃人之天庭,身體的製高點,真氣彙聚於此,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真氣氣流變得活躍,最後越聚集越多。

古宇感覺整個腦袋要炸了一般的難受,這真氣他自己不走,隻是在那裏堆積,上又上不得下又下不得,古宇也沒有辦法,意守丹田,不讓那股真力亂竄。

過了好一會,那股在百會穴停留一會,積蓄夠力量之後,便飛速的沿任脈而下,過上丹田,古宇便緊守靈台,保持那一絲清明,等腦袋不在那麼脹痛之後,再氣走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過鵲橋。

所謂鵲橋者,便是舌抵上齶天池穴,為的便是開玄膺,使真息往來暢通無阻。

等到真氣過了鵲橋,便到十二重樓,有句話叫“十二重樓降下遲”何謂十二重樓?這十二重樓便是人胸腔上的十二條肋骨,又怎麼叫“十二重樓降下遲”?也就是說第一次通任脈之時,根本就感覺不到真氣能從這個地方流過,很多練氣者都認為這裏是不通的,但等到能夠內視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這十二重樓也是任脈的一點了。

經過重樓,真力直取中丹田,中丹田便是膻中穴,屬人之氣機,此處一通,氣機便通了。

真氣最後由中丹田降到下丹田,一個周天便運行完畢。

這時真力完全打通了任督二脈,熱流感充滿其間,形成循環,往複不止。

此時古宇隻覺全身很不自然,口幹舌燥,心煩意亂,仿佛五髒如同失水般的火熱。

古宇禁不住咽了口唾液,這唾液如同仙水瓊釀一般,澆灌火熱的五髒,古宇隻覺全身燥熱之感頓去,五髒火氣也隨之消散,如同洗了個透身淋浴,舒暢無比,通透無比。

原來這唾液又叫華池神水,古來便有“氣是延年藥,津是續命芝”的說法,足以說明這津液的重要性了。

古宇之所以會全身燥熱,五髒如火,那是因為古宇太過於激進,練氣有所小成,便運起這小周天,好在古宇體質不弱,而且體內陰陽二氣還算調和,經這華池神水一澆灌,那燥熱轉瞬便盡去了。

古宇隻感覺全身舒坦無比,真力也不由自己控製,在體內循環運行,深深的吸一口氣,感覺肺葉怎麼也吸不滿一樣,胸腔漏風般的空洞。而吐出一口氣,竟發現胸腔內的空氣怎麼也吐不完。

但等到他呼完了再吸吸足了再呼,隨心所欲,卻感覺重沒有過的舒暢。最後,呼吸變得細微欲止,若有若無,如同嬰兒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內呼吸,古宇隻感覺吸氣時氣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氣便自丹田呼出。

原來這便是道家有名的胎息之法,古宇打通了任督二脈,小周天一行,便自然的進入了胎息。

古宇隻感覺全身說不出的舒暢,這舒暢不是以前身體感受的任何一種感覺,而是發至內心,發至靈魂之上的舒暢。

等到小周天自己運行了八次之後,便自己收入丹田之中,古宇也從入定中清醒過來。

古宇隻感覺全身舒暢,經不住想要長嘯一聲,但他卻忽然發現自己褲襠之下早已搭起了帳篷,旌旗飄揚,戰鼓喧天了。

原來練功就是培養精氣,精氣神充足,才能達到通關,此時古宇練氣有所小成下丹田之氣漸漸飽滿,真氣開始下行,刺激性神經便引起性欲衝動。

古宇思慮片刻,便通過師傅所教授輪收炁降龍法,將這初步靜養來的養生至寶收歸所有。

然後又行幹沐浴之法,將全身上下搓了一遍之後,再伸臂長腰舒筋氣,反複七次之後,終於練氣完畢。

古宇不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感覺全身充滿了暴漲似的力量,舉手投足間竟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強大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