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與自己不同的人,或者擁有他們沒有的東西的不安分想法,是一切不道德的根源。注重麵子是當代社會的最大惡習之一。人們有一種普遍的想法,尤其是在中上層人士之間,就是看起來要比實際上體麵一些。他們打腫臉充胖子,生活水平低下也要作出有派頭的樣子。他們努力把自己打扮得看起來比實際要更高級些。
“受人尊敬”是主要目標之一。就其本質來說受人尊敬是值得爭取的東西。正確的做法是,應當用合適的行為去博得他人的尊敬。但是現代的受尊敬卻在於外表。它意味著要穿高檔的衣服,住考究的房子生活時髦。它看外在的東西——聲音、儀表和外表。它要聽口袋裏金幣叮當作響的聲音。道德和品格在現代的受人尊敬的概念中沒有什麼地位。一個人在當今可能很“受人尊敬”,然而卻可能是個十足的卑劣之徒。
弄虛作假和道德敗壞的惡習來自人們對兩個東西的過於看重——等級和財富。每個人都在為進入地位更高的階層而奮鬥,無論是地位低還是地位高的階層,在他們的工作中等級觀念體現得同樣明顯。
無論你出身於哪個階級或者無論社會地位多麼低下,都不要緊,你會發現在你之下總還有人。在地位中等的人之間這種排他性的等級觀更為明顯。每一個圈的人都認為與地位更低下的圈子裏的成員兒在一起是一種墮落。在小的村鎮,你會發現關係疏遠的不同小團夥。它們之間也許互相鄙視。常常用嚴厲的話互相攻訐。在每個大教區,通常至少有6個不同等級,他們的地位都是你高我低的關係。
對每個等級,他們都排斥想加入他們行列的等級地位更低下的人,但同時這個等級的人又全都為爭取打破與更高的等級之間的界限而奮鬥。他們渴望跳過這個分界線,進入至今還在大力排斥他們的更高等級的圈子。
在等級的前沿位置,人們不顧一切地向更高等級攀爬,無數手段僅僅是作為向上爬的權宜之計而采用。我們一定要擁有社會的承認和尊敬!為了這個目的,我們一定要富,或至少看起來象富人。
因此,我們為追求時尚而奮鬥,為外表的富裕而努力,為過中上等人的生活而急起猛進、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也因為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對我們隻有厭膩和倒胃口的感覺,我們的心靈萎縮了,智力遲鈍了,隻剩下愚蠢、無聊和瘋狂。
現代文明最腐化的因素之一是所謂的“大聚會”製度。人們亂糟糟地擠在房中,其中有不少無所顧忌的家夥為所欲為,這就是可笑的風尚。
盧梭用偏離常規的語言說:“我寧肯要一間住一天都覺得小的房子也不想要一間住一年都覺得大的房子。”時尚恰恰背棄了這個格言,而墮落和災難往往是從寬敞的居室和安逸的生活而來。不幸之處在於,我們在生活上從來不向更低等級的人看齊,而是向更高等級看齊。
然而,不知道的因素與其說在於維持表麵形象,不如說在於為維持表麵現象所采取的手段。自己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人們就算冒一切風險也要保持住它。如果他降低了奢侈的消費,那麼這個世界就認為他的地位下降了。那些乘著四輪馬車、喝著香檳酒,看起來很富的人,將無法忍受屈尊乘做坐二輪輕便馬車或喝普通的啤酒。而那些有二輪輕便馬車,有一定身份的人,認為從鄉下家裏到城裏辦公室如果徒步或乘坐公共汽車就太掉價了。他們寧肯在道德上墮落也不願在社會等級上降格;他們寧肯向不誠實低頭,也不願在那個大蠢貨——這個世界那裏失去虛偽的掌聲和虛假的尊敬。
人類的寶貴經驗之一體現在這個禱告詞裏:“主不讓我們陷入誘惑。”沒有哪個男人或婦人能夠抵製得了誘惑,隻要麵對的東西已經變成誘惑。在習慣的外圍戰中,抗拒就被粉碎了。一個猶豫著是否要冒險該不該借債的女人其實已經輸掉了。當他一旦克服盯著老板錢財的職員或助手遲早要把這錢貪汙掉。當他一旦克服了覺得拿到錢是根本不可能的感覺時,就會這樣去做。因此,是成千上萬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形成的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道德行為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