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有消極心態的人都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聖經》曰:愛財乃是萬惡之源。初看兩種觀點很相似,但卻有很大的不同。
拿破侖·希爾很驚訝地注意到他的書籍對有NMA(消極心態)的人沒多大吸引力,原因何在呢?就是金錢是萬惡之源的思想占據他們的頭腦,令他們躲還惟恐不及的東西,怎能去刻意地追求呢?《職業外創收術》的作者美國作家泰勒·希克斯在書中指出:在幾個方麵中,有了金錢會生活得更好:①物質財富;②娛樂;③教育;④旅遊;⑤醫療;⑥退休後的經濟後盾;⑦朋友。⑧更強的自信心;⑨更自在地享受生活;⑩更充分地展示自我;激發你取得更大的成績;提供從事公益事業的機會。
人類曆史的發展證明:金錢在任何社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能讓人們從事更多的有意義的活動;人們在創造個人財富的同時,也對他人和社會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隨社會的發展而提高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承認金錢也有不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行的。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定量的財產:房屋、家具、電器、服裝等等,這些東西需要用錢去換來。並且人們的消費欲是無止境的,當你得到渴望已久的東西後,還會有更好的東西引起你的喜歡。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金錢就相當於成功,金錢就等於媒介,但它也可以做不好事。成千上萬的讀者就是通過他的書籍而走上致富路的,如:
1.亨利·福特
2.威廉·裏格萊
3.約翰·洛克菲勒
4.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5.愛德華·菲倫
6.朱利法斯·羅森瓦爾德
7.愛德華·包克
8.安德魯·卡內基
以上的人都有基金會,直至現在,他們還有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他們每年從基金會中拿出用於慈善、宗教的數目超過2億美元。
金錢好嗎?我們不認為它壞。
讀者們深信卡內基能與他們分享他的部分東西,如金錢,哲學及其他的東西,實際上,希爾的成功學如不是因為卡內基是不會成功的。
下麵就讓我們看看卡內基的經曆、哲學吧,看看他是怎樣在生活中應用他的哲學的。
卡內基——從一位貧窮的蘇格蘭移民轉為美國首富,這其間的苦澀的經曆都記載列《安德魯·卡內基自傳》中了。
他在83歲逝世前還努力工作著。一生中,他的巨大的財富一直和人們明智地共享著。1980年,這位偉大的鋼鐵大王、哲學家和慈善家接受了希爾的長達三個小時的采訪。卡內基說:“我的最大的財富並非金錢,而是我的哲學。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值得我們為它付出勞動。”
希爾現在懂得了,把這句話當作一個人的上進警句時,他就能較容易地獲得成功。卡內基的人生準則是所有人值得去學的。
後來,在這句話的鼓勵下,最係統、最全麵的拿破侖·希爾成功學被希爾創立出來,包括十七條令人興奮鼓舞的成功定律。全世界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從希爾的成功學中學到怎樣成功的。印度聖雄甘地對希爾的成功學很是讚賞,他下令全國的人都要學習,這樣,印度在希爾的成功學中又產生了許多知名成功人士。
希爾成功學還影響了菲律賓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桂桑爾,使他帶領他的國家走上獨立的道路。希爾學的成功應用還有柯達公司總裁伊士曼、刀片大王吉利、亨利·福特、洛克菲勒等等。不可缺少的金錢保障金錢可以給人帶來幸福金錢既可用在正道,也可用來犯罪,重要的是你怎樣利用它,在它用來滿足基本的生活消費後,還可用來做一些慈善事業。
成千上萬的人通過洛克菲勒家族的捐款而得幸福。
許多美國的工業大人物在19、20世紀之交相繼去世,人們對於他們的巨額家產的下落自然極為關注。
大部分人認為那些繼承者都將不能保持那份財產並且毫無節製地花掉。
例如,在鋼鐵工業界因冒險而獲得“一賭百萬金”的鋼鐵大王約翰·W蓋茨來說,他的巨大的家產在他兒子手中卻被花銷一空,因此“一擲百萬金”又成了他兒子的綽號。
小洛克菲勒自然而然地也被人們關注著。
《世界主義者》雜誌在1905年刊登了這篇文章《他將怎樣安排它?》開頭寫道:
“約翰·W·洛克菲勒先生即將留下的世界上最大的一筆財產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他的兒子小約翰·戴·洛克菲勒將在幾年後繼承這筆財富。顯而易見,這樣一筆巨額財富足以能夠影響到整個世界……或者,把它用在幹壞事上,那將使世界的文明推遲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