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馬在劇本《金錢問題》中指出:“商業就是借別人資金的事,沒什麼難的。”
是的,的確很簡單:通過借用別人的金錢使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
現在,倘若你還沒有錢,你就要好好看此書。
借用別人資金你需做到以下原則:你的行動要合乎最高道德標準:正直、誠實和守信。這些道德標準將貫穿於你的事業中。
人們不容易對不誠實的人產生信任感。你不得不按時把別人的借款和利息還清。
缺乏信用就導致個人、團體或國家逐步走向困境。因此,你不妨看看成功而明智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建議。《對青年商人的忠告》一書中對“借用他人資金”作如下討論:
“記住生產和再生產是金錢的性質,金錢能生產金錢,而它的產物又能生產更多的金錢。”“記住,每年6鎊,對每天來說是很小的。正因這樣,它才會逐漸地被浪費掉,一個有良好信用的人,可以保證讓它積累到100磅,並把它真正當成100磅用。”
當今,這個忠告依然有存在的價值。按照這個忠告,你可以從幾分錢開始,能夠積累到500元以至更多。希爾頓就做到了這點。他很講信用。
希爾頓旅社在大機場附近修建了許多豪華帶有停車場的旅社,這是靠數百萬元借貸完成的。希爾頓誠實的名聲就成了公司最好的擔保。
誠實是一種美德,從來沒人能夠想出一個代替它的名詞。人的內心表達更是隻屬於誠實,一個人的神態或言行,自然而然地就體現出是否誠實。不誠實的人,在他談話的神情、外在表情、談話的性質和傾向中,或者在他接人待物時,都能流露出致命的弱點。
因此,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除了借用別人資金外,品德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事業的成功和誠實、正直、守信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一旦擁有誠實,那麼其餘三種也會在前進的道路中獲得。
威廉·立格遜也是一位著名的守信和誠實的人士,他在書中說出如何充分利用你的業餘時間,利用他人的資金賺到錢。
在《如何利用我的業餘時間,把1千美元變成了300萬美元》一書中他寫道:
“倘若你告訴我一位百萬富翁,我就能夠告訴你一位大貸款者。”他舉出亨利·凱撒、亨利·福特和沃爾特·狄斯尼作為例證。
而且,象靠借貸而致富的還有:查姆·塞姆斯、康德拉·希爾頓、威廉·立格遜等。
貸款是銀行的一項主要業務,他們給誠實可信的人貸款越多,他們的回報就越豐厚。銀行貸款的目的是發展商業,為了過豪華生活的人是很不容易貨到款的。
你要成為銀行家的朋友這一點是很關鍵的,你能夠得到他的幫助。假如你的銀行家朋友很精通商業,那你不妨多聽聽他的建議:
塞姆斯的故事。一個精明的人一定不會輕視他借到的一元錢或專家的忠告。一個叫查理·塞姆斯的美國孩子,正是憑借借用他人的資金和計劃,再加上本身的積極心態、主動精神、勇氣,而成為一名富翁的。
他出生在德克薩斯州。在19歲時,他除平時省下的和一點工資外,並不顯得比別人有錢。
他規定自己每周六都去一家銀行存款,所以該行的一名職員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這個小夥子是個品德好、能力強、又懂得金錢價值的人。
因此,在查理決心獨自做棉花買賣時,他就從這位銀行家手裏借到了錢。這也是他借的第一次銀行貸款。你也許會預料到,這絕不是最後一次。於是這樣一個真理顯現出來:你最好的朋友也是銀行家。一直到現在,這種觀點依然被證明是沒有錯誤的。
查理成了棉花經紀人,半年後他的身份又轉成騾馬商人。他在成功中領悟到一個哲理——通情達理。
當查理成為騾馬商人後,有兩個人到他那裏找工作。他們兩人已擁有優秀的保險推銷員的好名聲,他們來找查理的理由是他們從失敗中總結到一個教訓。事情是這樣的:
作為保險推銷員,他們已經成功地推銷出多筆人壽保險。有了經濟基礎後,他們開了一家保險公司。盡管他們推銷成績是出色的,但卻缺少管理才能,因此他們的公司一直處於虧本狀態。
在商業中獲得成功就不得不依靠銷售是一種很糟的觀點,不當的經營管理賠的錢比你賺錢的速度快得多了。他們的麻煩就是不能勝任管理工作。
他們中一人對查理說:“我們的推銷能力是出眾的,因此我們的特長——銷售應該一直堅持下去。”停了一會兒,他看著查理又說:“查理,你的良好的經營知識是我們所需的,一旦我們合作,肯定會成功的。”
於是,他們便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