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難以或缺的借貸生財(1)(3 / 3)

“我們都愉快地笑了,我說,你在不損失一文的前提下獲得所有,你們這次真是做了一筆好生意,除了我外,誰還能提供這樣好的抵押品呢?”

“那這筆貸款你如何歸還呢?瓦爾海姆問。”

“放心,60天內我就能還清,你明白在其他35個州開展保險業務不超過50萬美元,當我接手公司後,我會把公司資本和餘款從160萬減到50萬,剩下的我就能還你的貸款了。”

他又問:“那50萬的差額呢?”

“這也不困難,現在你這家公司的大量資產都能夠利用。我能從我銀行朋友那借50萬美元,以該公司擔保。我們這筆交易在下午五點鍾就談妥了。”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借用資金的一般步驟。

盡管此例說明了借用資金能助人成功,但濫用和不按期歸還的貸款則反而讓你生活在一種憂心忡忡中。

雷克萊的故事。雷克萊是以色列的移民,到美國不久他便聲稱,10年內他將賺到10億美元。

他的計劃是這樣的:首先通過短期貸款把一個公司控製權取到手。接著用取得的公司資產去換取另一家公司的控製權。

一般他都采用第一種手段。你應重視他的這兩種辦法。倘若機會恰當,成為幾十個甚至上百、上千個公司的經理也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是他的目標在10年未能完成,再延長5年後他才達到目標。

讓我們看看他的第一家公司吧:

那時,他在霍伍德證券交易所工作,晚上學習希伯來語,後來他迷上了速度電版公司,即專門生產印刷用的鉛版和電版的公司。

那時公司的業務還不是很熱,廠房設備盡管都是一流的,但尚未有多少出色的業績。盡管也有股票,但始終價位不高。

雷克萊經過多次調查後,決心爭取到它。隻有讓這家公司股票形成強烈賣勢,他就可以將股票控製到手,從而取得控製權。

他利用在股票交易所認識的該廠股東——伍德的身份,準備在他身上打開一個缺口。

他在家將速度電版公司的曆年所有資料進行了仔細地研究,得出其中的經濟形態規律:公司內部的經濟效益整體還不錯,外部因素肯定和近期鉛價上漲有關。

一句話,公司客觀條件很好,但負責人水平太低。遇到意外,肯定會慌亂。如果動搖他們心理防線,加之從內部進攻,一定能成功的。

他用很巧妙的方式,最後以20萬美元短期付款的方式從伍德手中取得了百萬元的股票。接著,他用到手的股票,將小股東們的股票收到自己手中。當該公司股票熱炒時,他已擁有該公司的53%股權了。因此,他理所當然地成了該公司的董事長,並改公司名為:“美國速度公司。”

不久後,他又將美國彩版公司收歸旗下。

在1年中,他從小職員一躍到大公司董事長,的確讓人感到佩服。

他的主要策略就是利用別人的資金擴大自己的企業。

初試成功後,他決定到紐約去開拓事業。他到紐約後,為了提高知名度,在猶太商人間將他的“連環套經營法”公布於眾。沒料到招來紐約工商界的反感和批評。由於過去有人曾用此法,但沒有成功。

雷克萊和李斯特進行了一次深刻的長談,這讓他意識到公眾和報紙的不讚成反而宣傳了他的知名度。於是在李斯特的介紹下,他成了MMG公司的一員。

他在該公司的發展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挫折,當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退休時,他趁機將該公司買了下來,放到美國速度公司之下。這樣,他在紐約有了立腳之石。

不久,他通過向該公司的另一股東聯合公司轉賣MMG公司股票而控製了聯合公司,事實上也就是非直接把兩家公司都收歸他的旗下。

聯合公司的控製人之一格瑞是他下一個目標,和格瑞有聯係的是BTL公司,雷克萊經過精確分析後,決定向BTL公司投資,這樣就能夠將它的控股權弄到自己的企業中。

然而BTL公司的規模是很大的,要想輕易地獲得它的控製權並非易事。

於是他故伎重演,讓人們感覺該公司勢力弱,再大量購買他人拋售的BTL公司的股票,並且抵押上聯合公司的財產,把全部財力都投進了BTL公司。最後,雷克萊控製了BTL公司。

自從雷克萊控製了BTL公司後,名氣大振。1959年《財星》上一篇文章這樣評論雷克萊:“雷克萊高明之處在於他先控製美國速度公司,接著通過它控製BTL公司,再通過BTL公司控製聯合公司,最後通過聯合公司控製MMG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