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曼還提升了好些人才,象MMG公司,還有美國速度公司,其中好多經理人員都由尼曼推薦,因此當出售拉納商店給格倫·艾登公司的提議夭折以後,提升尼曼為MMG公司總經理對雷克萊的集團企業的穩定作用,這是顯而易見的。
雷克萊的企業發展道路真是千阻萬險,它剛剛步入正軌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又有一次打擊不期而至。1965年。MMG公司向銀行貸款的期限到期,而貸款的銀行因雷克萊幾次風波的影響對他表示不信任,不同意雷克萊的延期支付。這次對他的打擊更大,使他驚慌失措。這個大企業剛剛步入正軌,經營剛正常化,就馬上支付銀行的巨額現款,這是無論怎樣也辦不到的。然而更嚴重的是,銀行的貸款一撤回,會導致其他債權人對雷克的懷疑,他們都會紛紛向雷克萊索要借款,逼得他走投無路,這種雪上加霜的行為,會使內外局勢更加嚴峻,簡直沒法收拾。
雷克萊四處奔走,馬不停蹄,到處托人打通關係,企圖渡過難關,但是所有努力均以失敗告終。幾位銀行家企圖清理他的企業。在債權人大會上,那些銀行巨頭想讓李斯特來接替雷克萊,宣稱他們將全力支持李斯特,因為李斯特的格倫·艾登公司資本最雄厚,並且經濟狀況不壞,但出乎人們的意料,李斯特不僅沒有答應,反而一口回絕了這項提議,而且還作為債權人在大會上給了雷克萊有力的支援,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大家對此都表示不解。這使得銀行家們的企圖破滅了。到後來也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李斯特還自願將格倫·艾登公司賣給了雷克萊,這又是意外之舉,這樣使得雷克萊的聲勢大大提高了很多,銀行巨頭也隻有放棄擠垮他的打算。
雷克萊經過苦心經營,公司也初具規模,美國速度公司和MMG公司,這兩個大係統控製的企業也有了20多個,並且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龐大的連鎖銷售網;但是雷克萊並不滿足於“實現10億美元企業”的夢想,他有更遠大的目標,好比山外有山,這山望著那山高,他想經營一個全美最大的隻屬於猶太人的集團公司。1967年,雷克萊又擴大企業規模,他把格倫·艾登公司的股權作了抵押,買了美國一家頗具名氣的製酒公司——史肯勒公司的大公司。雷克萊在收購這家大公司的時候,也曾遇到很大的麻煩。當時勞拉德煙草公司正打算與史肯勒公司合並,這樣雷克萊就遇到了這個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雷克萊為了控製史肯勒公司,加大力度影響該公司,他就隻有增加他對該公司股票的購買,然而由於勞拉德煙草公司的介入,使得史肯勒公司的股票不容易買到,不得已雷克萊使用了一些手段來達到他的目的。
不久,外麵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史肯勒公司和勞拉德公司合並的事取消,但意料之外的是那敏感的股票市場對此消息沒任何反應,史肯勒股票價位沒有發生什麼波動,還是沒人售出史肯勒公司的股票,他又想到一些手段,想著再放一些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