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益在筆端

書畫大家談

作者:王大中

研究當代書法家對我們來說有著許多的便利,使我們有機會能更直觀的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賞析他們的創作。盡管如此,我們研究的仍不外乎“其人”、“其書”,“書如其人”是研究書法人物、研究書法作品的不二法門,隻有作到兩位一體,一個書法家才有被大眾接受的可能。

劉春先生以優秀的創作能力,敢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對兗州書壇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少年時代即勤奮好學,熱愛文藝,所作詩聯氣格高雅,為世人所稱道。至於書法更是他一生的摯愛。他的書法創作雖然以行草為主,但其早年對漢隸唐楷的研究已經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用筆優遊,於謀篇布局亦有心得,作品端莊凝重,氣勢、力度拿捏的恰到好處。在他的作品中,盡管以粗獷老辣居多,但卻也不乏形態秀美,書卷氣流動的佳作,讀來如閑庭信步,怡然自得。劉春先生從事書法創作研究十餘年,對蘇軾,米芾,王鐸等行草大家傳世佳作尤為心折,他多年臨摹不止,使自己下筆皆有由,布局皆有本。經過長期積累,他對書法傳統的繼承乃至創新都有了深入的思考,順應時代要求,以書法托物興懷,寄情於紙上, 展示出自己廣闊的精神世界。

劉春先生還擔負著兗州市政協副主席的領導工作。他在工作中結合他擅長的書法,宣傳政策,呼應社會要求,為社會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實質性的工作。他組織了“同舟書畫院”,帶領廣大書畫家走進鄉村、企業、學校、軍營,使書法藝術在更大範圍內服務社會,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責任編輯:王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