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隻需要在幽、並、司、雍、冀五州作為試點,並昭告天下,在這四個地方考試,成績優異者於第二年春由各州出路費,並派軍士護送,令其最後到宮內殿試即可。”賈詡站出來說道。
“嗯~好,就按照賈卿家所言,待幽州刺史蕭天將具體事宜送來之後,朕就下旨,丞相以為如何?”劉協問道。
“陛下英明。”雷雲拱手道。
下朝之後,雷雲將賈詡叫到身邊問道:“劉備怎麼也入朝了?”
“這個……屬下不知。”賈詡低頭道。
“把具體事情都問清之後交到我那裏去,還有,劉備這家夥給我盯緊了,改天找個理由把麴義派出洛陽。劉備如果有什麼不軌的事情,無需上報,做得幹淨點就行。”雷雲說道。
“是。”
孫策率部渡江,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樊能、張英戰敗。接著,孫策連續出擊,所向披靡,沒人能抵擋他的鋒銳,而且孫策軍隊的軍紀嚴明,百姓們也都相當擁護。孫策攻打劉繇的牛渚營,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勢力越發強大。
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劉繇,奉他為盟主,薛禮占據秣陵城,而笮融駐紮在縣南。孫策首先攻打笮融,斬殺五萬多人,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孫策轉而揮師攻打薛禮,薛禮突圍逃走。
這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渚。孫策立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萬餘人。然後重新進攻笮融:戰鬥中,孫策腿部中箭,無法乘馬,部下抬他回營療傷。有人對笮融說:“孫郎被箭射死了!”當時,孫策也才二十來歲,雖有官位名號,但人們還是都叫他“孫郎”。笮融聞孫策死訊,大喜,派將士與孫策部隊對壘。
孫策先派幾百兵馬挑戰誘敵,而在後麵設好伏兵。敵兵出擊,孫策部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包圍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斬殺一千多敵人。孫策乘勝進攻笮融營地,並命手下將士高聲喊話:“孫郎如何?”聲撼敵營,地動山搖,嚇得不少敵兵連夜奔逃。笮融見孫策還在,越發警惕小心,深溝高壘,嚴加守備。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擊敗劉繇的別部,接著轉兵攻克湖孰、江乘等地。然後,整頓部隊,到曲阿與劉繇決戰。
劉繇與孫策交戰,遭到慘敗,逃往丹徒,孫策入據曲阿。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及,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
孫策勞賜將士,發布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概不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
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由四麵八方雲集風湧,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征集得馬匹一千多。袁術在壽春,得知孫策大勝,上表奏請孫策為殄寇將軍。自此,孫策之名威震江東。
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八月,孫策引兵渡過錢塘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夜裏一麵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製正麵之敵,一麵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入。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冶。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