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慷慨的情感,想要給予和取悅所愛的人的心情也是富有特色的,施愛者盡其所能為被愛者效勞,向他饋贈禮品,從中獲得一種特殊的樂趣。
戀愛者之間還普遍存在著一種希望更加全麵地了解對方的意願,一種對心理上的體貼和靠近的渴求。也許,這些都是人格融合之下的一些例證。
可以輕而易舉地說明關於慷慨的傾向和為被愛者效勞的傾向,這就是說,施愛者常常沉湎於一個十分普遍的幻想之中,即想像自己為心上人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愛的關係,如朋友、兄弟、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我至少必須提一下我在從事這些研究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猜測,即對他人存在的純潔的愛,或者叫做存在性的愛,在一些當了爺爺、奶奶的老人身上也可以見到。
真誠地欣賞對方
夫妻之間,丈夫或妻子應該讓對方明白,你非常欣賞他(她)。這是保持家庭生活幸福、增進雙方感情的秘訣之一。
鮑本諾是洛杉磯家庭關係研究所主任,他在談到男人尋找自己的伴侶時說:“他們不是在尋找高級職員,而是尋求一個對自己具有誘惑並願意奉承他們的虛榮心、使他們感到優越的人。假如一位女辦公室主任應邀吃一次午餐,但她總是將大學時代的那些哲學思潮作為談話的內容,直至堅持自付餐費。那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請她吃飯了。”
“假若換一位女士,即便是一個未讀過大學的打字員,應邀吃午餐的時候,她能溫情地注視著她的男伴,仰慕地說:再給我講些有關你的事。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他會告訴別人:‘她不是十分漂亮,但和她在一起我很愉快。’”
男人對於女人追求大方美觀的衣著應該表示支持。所有的男人都不會明白,假如他們曾有過覺察的話,將了解女性是如何注重自己的衣著。假如一男子同一女子在街上遇見另一男子同一女子時,這女子很少看那男子,她關注的是另一女子的衣著打扮,穿的是什麼時裝。
陶樂絲的祖母是在98歲高齡那年逝世的。在她去世前不久,兒女們給她看一張她自己在30年前所拍的相片。她的老花眼已看不清相片,但她問的唯一問題是:“那時我穿著什麼衣服?”
試想一想:一位在她生命彌留不久的老太太,即使年事已高,臥床不起,記憶力衰弱得幾乎不能辨認她自己的女兒了,還在意自己三十多年前穿的什麼衣服。這件事可能幫助男人對女人愛美的心理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男人對自己的穿著不會有太多的關注,他們也許想不起自己5年前穿的什麼衣服,什麼襯衫,他們也沒有興趣去記它們。但女人則不同。法國上等社會的男子都要接受訓練,對女人的衣帽表示讚賞,並且一晚不止一次。5000萬的法國男人已把此作為一種行為規範。
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曾有優等的禮貌修養。他們有一風俗,當他們享受過豐富的菜肴之後,一定要將廚師召入食堂,大加讚賞一番。
為什麼不同樣體恤一下自己的妻子呢?當她燒雞燒得很嫩,你就這樣告訴她,使她知道你欣賞她的手藝——你不是隻在吃草,或象格恩常說的:“好好地捧一捧這位小婦人。”女人們是很樂意聽到別人讚賞的。
當你正要作出如此的表示時,不要怕她了解,她對你的快樂是如此的重要。狄斯雷利這位英國偉大的政治家,正如我們所知,他就從不羞於使世界都了解他使他的“小婦人沾光多少”。
埃第康德在接受一家雜誌社采訪時說:“我沾光於我夫人的多於世上其他任何人。我在童年時,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幫助我勇往直前;在我們結婚之後,她節省每一鎊錢,然後進行再投資,她為我節省了一個家當;我們有5個可愛的孩子;她一直為我建造一個美麗的家庭,如果說現在我取得了一點成就的話,那麼這成就應該歸功於她。”
在好萊塢,涉及婚姻猶如冒險,就是倫敦的勞慈保險公司也不願為他們投保。巴克斯德卻是影視圈中少有的一個成功者。巴克斯德夫人以前叫勃萊遜,她放棄燦爛的舞台事業而結婚了,但她事業上的犧牲並沒有使他們的快樂喪失。“她失掉了來自舞台成功的鼓掌稱讚,”巴克斯德說,“但我盡力使她完全感覺到了我的鼓掌稱讚。假如一個女子完全要在她丈夫那裏求得快樂,她必須在他的欣賞與真誠中得到。假如那欣賞與真誠是實際的,那他的快樂也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