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專注行動是成功的保障(1)(1 / 3)

最有效的行動是專注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成為國內汽車電子產業的領跑者。建廠之初,員工隻有30人,產值不到100萬元,而2001年的產值達到2億元,2002年達到4億元。航盛公司是如何取得跨越式的發展呢?

公司總經理楊洪說:“公司能有今天也談不上什麼秘訣,隻是公司內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的員工,都在實施焦點法則,即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原因很簡單,這20%的事情能帶來80%的效益。以我來說,我隻專注三件事,即製定戰略,培養幹部,整合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

作為員工,職場的錦繡前程開始於專注的本職工作,員工用心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其實是企業發展強大的主要動力。因為企業的效益都是員工創造的,即使再正確的決策或方案都是空洞的,隻有靠員工去落實,通過員工一點點的工作去實現決策的目標。因此,企業領導是企業藍圖的策劃者,也是企業發展的推動者,而企業員工才是企業的效益者,也是企業發展的創造者。毫無疑問,一個企業要發展那就要傾向於選擇專注工作的員工,哪怕他在某些方麵的能力稍有欠缺。一個精明能幹的員工,即使很有能力,但是不能專注於本職工作,不以公司利益為重,對企業也無絲毫益處,也不能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在眾多知名企業中,最顯著的莫過於微軟員工的專注工作推動微軟不停發展的事例了。在微軟的發展史上,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開發視窗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開發期間,每一位參與人員都開足馬力,進入到近似瘋狂的工作狀態,幾乎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據說,有位擔任測試工作的程序師把自己的睡袋也搬到實驗室,整整一個月足不出戶,傻乎乎地等待著每個程序的編寫完成,以便不耽誤一分一秒的測試時間。

對於微軟的優秀員工而言,不論把他們稱作螺旋頭腦、數位頭腦、齒輪轉動頭腦,或是工作狂、電腦狂,還是微軟狂,都無疑在說明一個問題,這是一群專注工作的家夥。事實證明,微軟的興旺發達與這群員工專注工作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正是這些員工專注的工作,才創造了微軟發展的神話,才創造專了比爾·蓋茨的財富神話。

員工專注工作,從細處講就是盡職盡責,熱愛本職工作,對客戶負責,有強烈的責任感,能承擔本職工作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不做任何與履行職責相悖的事,不做那些有損於企工業信譽的事,對工作中的大小挑戰,有勇氣和毅力進行攻關。

專注工作的員工,絕不會在工作時間做私事,在工作時辦私事,不但會耽誤工作進度,還會影響工作的氛圍。

專注工作的員工不但能推動企業興旺發達,而且能為自己塑造錦繡前程。從某種程度上講,不能專注於工作的員工是相當可怕的,特別是那些身居要職而又散漫的人,或是居心不良的精明能幹者。前者不能很好地執行上級管理者的決策,而後者卻會泄露公司的經營決策、商業秘密。但無論是二者中的哪種人,他們的行為都將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當然要排除這樣的員工或管理者,為專注工作的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更加發展的空間。

荀子說過這樣的話:“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一句話道出了專注的重要性:無論做什麼事,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樹立專注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去努力爭取。

在企業中,要想出類拔萃,就要樹立這樣的職業精神。

在通向錦繡職場前程的路上,既有爛漫的山花,也有叢生的荊棘。走在山花爛漫的路上,我們可能會被美麗的山花所吸引,卻疏忽了趕路的行程或者淡忘了自己的目標;走在荊棘叢生的路上,前麵的挑戰可能讓我們失去信心,退縮不前。

很多有才華的青年,能夠克服荊棘叢生的道路,卻被爛漫的山花所累;或者對爛漫的山花視而不見,卻在困難險阻麵前退縮。無論哪種情況,最終都會推遲目標的實現或者不能實現目標。

很顯然,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我們專注於自己樹立的目標,用自己的毅力和專業技能克服在通往目標道路上的挫折與誘惑。

尼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進入公司他就被派駐國外工作,過了一年監禁般的生活。調回公司後,他充分運用在海外的經驗施展才華,年紀輕輕就升到業務經理的職務。

但是就在他提任業務經理期間,市場行情大幅下滑,再加上其應變措施太慢,造成了公司嚴重損失,公司追究責任的結果使得尼瑪被降為普通職員,這使他備感屈辱,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