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裏話,跳來跳去的朋友是值得同情的。中國人傳統上推崇穩定,誰不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事業呢?但是到了非跳不可的地步,一定是有非跳不可的原因——不是外在環境的不能容忍,便是內在心理的不能超越。否則,誰會無緣無故跳著玩呢?
人才的成長有賴於一定的環境條件,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少人頻繁跳槽的原因之一。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問題在於,並非什麼樹都能挪活,也不是哪位爺都有人留。當然,人才的成長與跳槽次數的多少不能說毫無關係,但實在沒有多少必然聯係。
一輩子固守在一個崗位,成績卓著而令人敬佩的大有人在;而始終處在變動之中,取得勝利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有一份調查資料表明,有三分之二的跳槽者對新工作更不滿意,而礙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觀念,或怕原單位的拒絕,沒有機會改正自己的錯誤選擇,隻能繼續跳下去。
每個人的經曆不同,期望的目標也不同,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一葉扁舟很難承受大海的波濤,萬噸巨輪也不能在池塘裏起航。搞清楚我是誰,我要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怎樣去幹,從而選準自己的工作目標、工作崗位,那是成功的基本條件。遺憾的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港灣。而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並不是缺少能力和沒才華,而是他們不能專心致誌地幹一份工作,總是三心二意地糊弄。很顯然,工作總是馬馬虎虎,這對人的性格是有極大的破壞作用。於是這就難免有些悲劇的味道了。
實際上,很多人不能全力以赴幹好本職工作,就在於不能適應環境。在很多情況下,客觀環境的改變是緩慢的。一個明智而成熟的人,不會天真到要環境來適應自己。可現實中確有那麼一種人,他們自認清高,總覺得領導是壓抑人才的混蛋,同事是妒賢嫉能的草包,隻有他才是卓爾不群的鳳凰。他專盯著別人的勳章和花環,而不看人家背後的心血和汗水;他羨慕別人的錢包,但又經受不住掙錢所付出的辛勞;他眼饞別人的成功,卻不準備為自己的豐功偉績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樣一來,不管多好的工作、多體麵的事業,一幹到,他就生出幾分怨恨、憤恨、憎恨,其結果,就是幹一行,恨一行,厭一行。
凡是這樣的人,其實也有幾分聰明,但他們最根本的是忘記了一個最樸素的道理:幹什麼都有代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到了幹一行恨一行的地步,那麼他在抱怨客觀環境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呢?
事實上,由於能力、經驗、經濟條件等方麵的原因,很多人並不能一開始就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為了權宜之計,選擇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工作。但是,隻要你手頭上有工作,你就要全力以赴專心致誌地對待這份職業。即使你自命不凡,希望從事更加美好的工作,但是對你手中的工作,一定要以歡快和樂意的態度接受,以虔誠和認真的心態執行。
不僅要“愛一行,幹一行”,還要“幹一行,愛一行”。因為當前的工作是後續工作的一種安排,隻有幹好你手頭的工作,才能為你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做鋪墊。所以,一旦你從事某種工作,就要打起精神,不斷地勉勵自己、訓練自己、控製自己,一心撲在工作上。
在工作中,無論你喜歡與否,都要有堅定的意誌、凝重的敬畏,不斷地向前邁進,因為隻有如此,你才能走向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功境界。
幹一行,愛一行,是指的無論你最初是否喜歡這一行,隻要你專注地幹下去,都能從中體驗到這一行的樂趣,那麼你就會愛上這一行的。你幹都沒幹過這一行,你怎麼知道這一行的樂趣呢?你又怎麼能夠愛上這一行呢?
專心工作,積極上進
專注員工無論從事哪種工作,他們都不需要任何人的管理和監控,就會自動自發地完成任務。可以說,自動自發是專注職業精神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子集,這是專注員工在實際工作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征。
什麼是自動自發?自動自發就是沒有人要求、強迫你,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動自發的員工是一個以專業製勝、埋頭苦幹的人,是一個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堅持不懈的人,他隻專注於一個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