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克服妨礙行動的因素(2)(1 / 2)

自動自發的員工在工作中是怎麼做的呢?掌握老板的指令,發揮自身的智慧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老板預期的更完美;主動學習更多跟工作有關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有高度的自律能力,不經督促,自行把工作保持在較高效率水平之上;了解老板的期望,按部就班地達到每一個目標;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職位,隨時調整自我去適應環境。

具有專注精神的員工,不僅能專心工作,而且能自動自發,從而使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在一家皮毛銷售公司,老板讓三個員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貨商那裏調查一下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張三15分鍾後就回來了,他並未親自去調查,而是向同事們打聽了一下供貨商的情況就回來彙報了。30分鍾後,趙五回來彙報,他親自到一家供貨商那裏了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王六一個小時後才回來彙報,他不但親自到三家供貨商那裏了解了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公司的采購需求,將供貨商那裏最有價值的商品做了詳細記錄,並且和各供貨商的銷售經理取得了聯係。同時,他將三家供貨商的情況做了詳細的比較,製定了最佳的采購方案。

如果你是經理,你會給誰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呢?

張三和趙五同樣專心工作,但他們卻缺少王六身上那種自動自發的工作習慣,所以相應的,他們的優勢便蕩然無存。坦誠地說,許多年輕人都能集中精力地幹工作,但有很多年輕人卻是茫然的。他們從未一心一意地撲在工作上幹一個小時,更別提自動自發地工作了。他們常常認為隻要準時上班,按點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了。而且這種現象,在國營企業中尤為嚴重。

很多年輕人隻是被動地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全部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創造性地、自動自發地工作。態度決定一切,這樣的工作態度,怎麼可能會產生優質的產品呢?由於粗製濫造的產品而產生的惡性事故屢見報端,這已不僅僅是企業管理者應考慮的問題,更需要員工在自我管理中加強重視。專心工作,自動自發!希望每位員工都以此工作精神激發自己。思索一下:什麼是工作?

為什麼工作?應該怎樣工作?

我們沒有想到,我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當我們的熱情、智慧、信仰、創造力被某種製度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了,也很難說我們的工作是自動自發的。

其實,工作是一個包涵諸如智慧、熱情、信仰、積極主動、專注、想象和創造力的詞彙。全力以赴和積極主動的人,他們總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而失敗者消極被動的人,卻將這些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有的隻是逃避、指責和抱怨。

工作更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更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獎賞和回報。

事實上,那些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的人不一定是盡職盡責的人。對他們來說,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種負擔、一種逃避,或者是一種點名報到。他們並沒有把工作做到老板要求的那麼好。以每一個企業和老板而言,他們需要的絕不是那種僅僅遵守紀律和循規蹈矩、卻缺乏熱情和責任感、不能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工作的員工。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幹什麼事和得到什麼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創造的問題。工作就是自動自發,工作就是盡到最大努力。不是為了什麼或獲得什麼,我們才專注於工作,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的方麵說,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

老板之所以為專注員工提供更廣闊的舞台,就在於他們能一心一意地專心做事,自動自發,有一種真正的工作熱情與行動,對企業有一種發自肺腑的愛,能夠以主人翁的心態對待公司的利益。這種難能可貴的人才,沒有人會讓他坐在冷板登上的。

努力擺正自己的位置

很多公司員工不能專注工作,做事總是三心二意,糊弄了事,而並非精益求精,他們不能幹好本職工作,對工作問題也不求精通,究其原因,問題主要出現在主觀認識態度上,他們缺乏對雇傭關係的正確認識,不能擺正自己作為雇員的位置。

有一位企業管理專家到某製造企業做調查,發現產品質量非常糟糕。但據他所知,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都較具優勢,他感到很困惑。有一天,他去生產車間,見到工人的工作情景後是恍然大悟。在車間裏,很多員工毫無專注工作的熱情,猶如被催眠一般。專家問一位年輕力壯的工人:“為什麼不全力以赴地工作呢?”那位工人說:“我為什麼要盡100%的努力呢?我隻不過是一個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