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並沒有扮怪相,也沒有吹口哨、做鬼臉,也不笑,也不說話,隻是注視。而這個女孩呢,由於強烈的敏銳之感,不久就感受到了有人在看她。她立刻表現出了不自在,在座位上挪動,臉開始變紅,心神不安,琴當然也彈得毫無章法,最後隻好中途停止,退出了會場。這頑皮的中學生的目的達到了。他們所以成功,隻在於他們深知她注意自己比注意音樂還厲害,這便是他們曉得用注視的方法能夠擾亂她的緣故。假如這個女孩能有那對進城看熱鬧的老夫婦一半的專心致誌,她就不會覺得那些少年在看著她。
專心想到自己是不能增加做事的效率或減少自我感覺的,專心想到工作卻能做到。
但真正吸引你的往往卻不是你的工作和你所要做的事,而是其他人,當你真正能夠在工作之餘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對別人所做的事不漠不關心,那麼你離成功也已不遠了。
如果研究人類,你會發覺他們是世界上最有趣的,靠著這個原則,福熙將軍成為了陸軍界的領袖。
福熙將軍的成功,和他懂得各種人的心理,以及各種心理所起的不同作用是分不開的。而其他許多年輕軍官,認為隻要懂得他們手下各人鄉土的特性就足夠了。這怎能叫“足夠”呢?在福熙看來,與基於“人”的認識的本性認識相比,上述所言僅僅代表很少的一部分。他對於整個戰爭的認識幾乎都基於“人”以及人在某種壓迫下的行動——不是預料他們怎樣行動,而是他們實際上怎樣動作,以及怎樣引導他們行動。
把人類心理活動的前因後果研究透徹了,那麼人類就不再神秘可怕了,你也就不會再有麵紅心跳的感覺了。再倘若某人做了你所不能理解的事時,你就應該試著象福熙將軍那樣研究人,努力去尋求解釋,給這些動作一個合乎情理的理由。
自我的感覺強烈完全是由於想自己,或者從另一角度而言,對自己要求太苛刻。克製的方法就是想自己。
那麼,就要尋一點別的事來想,尋找一件替代品,想自己的習慣可以輕而易舉地改變。
比如你做一件工作,你隻沉醉於工作,便無暇顧及到自己。或者在你演說時隻想著你所說的,以及聽眾的反應,而不是想你自己,你就不會結巴、忘詞、臉紅。
自我的感覺是臆想的一種形式,自我感覺良好也罷,自我感覺很差也罷,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他人的看法。我們還必須要了解另外一點,別人都有別人的事情要忙,有時他們都無暇自顧,又何談去刻意地注意別人?知道了這一點,你在別人麵前便會自然得多。
隻要你和善可親、真誠待人,你和別人在一起時便不會感覺不舒服。別人看見你對他們友好,自然也會感覺十分愉快。這種方法還可以培養你優雅、灑脫的氣度。
要牢記;想成功態度自然,是最起碼的一點,不可過於看重生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專注是創造的源泉
有的時候,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曆:頭在不斷地旋轉而無法讓注意力集中;感到緊張不安,自己不容易控製自己的情緒;無法客觀地思考問題,對一些事總感到困惑或擔心?在這個時候,你需要清晰的思路來幫助你取得所期望的結果,首先就要使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集中精力,使大腦在思考問題時,全神貫注,從而做到條理清,絲絲入扣。
使頭腦冷靜下來
大部人都有過這種體驗,——當自己在做某一件事時,大腦裏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我們不會完全地集中於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事上。我們的頭腦裏正在進行著交談及擁有各種各樣的意識流動。
那麼,此刻你的頭腦裏正在進行著怎樣的交談呢?你有多少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從事的工作上呢?你的思維是不是已經開了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