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專注於成功的目標(3)(3 / 3)

我們可以去從表演藝術中學習寶貴的經驗。在表演藝術中,最好的演員最能融入現在。他們就算把台詞背得滾瓜爛熟,也會對接下來的台詞有著全新的感覺。我們缺乏的就是這一點。

我們也必須投注於現在,投注於現在,必須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注意正在發生的事;二是要重注密集度,由於集中所有的力量在一件事情上,也就產生了密集度。

拿破侖·希爾問有名的馬戲表演者岡瑟·格貝爾·威廉斯,對繼承他事業即將成為馴獸師的兒子有什麼建議時,他回答:“我告訴他心要在場上。”這位世界聞名的馴獸師進一步解釋:“當他在馬戲場中與獅子、老虎、豹在一起時,他可不能心不在焉,他的心一定要在馬戲場上,否則就有性命之憂。”當然,不僅在馬戲場上,心不在焉對一切事情都有可能造成災難。

租車專家迪大克·比格斯現在能夠對那次丟臉的分心經驗一笑置之,然而在當時一點也不好笑。當年健怡可口可樂公司為亞特蘭大第二屆的薛塔奇10公裏長跑競賽提供了巨額讚助。麵對著申請表格、各種媒介、犜恤和比賽號碼上等到處所見的健怡可口可樂商標,然而擔任大會名譽總裁的迪克·比格斯卻在台上說:“我們要特別感謝健怡百事可樂為我們提供的讚助。”這可惹惱了站在他身後的可口可樂的代表,“是健怡可口可樂,白癡!”緊接著,場上的參賽者和觀眾也一起起哄,弄得比格斯十分尷尬。他後來追悔地說:“我也知道是可口可樂,都怪我當時失神,從要命的那一天起,我明白了專注比事實更重要。”

滿溢狀態是發生在精神高度集中時的行為,因為心智狀態過於專注而忽略其他毫無關聯的事物的存在。

作為專精於研究滿溢狀態行為的專家米哈利曾經利用類似競賽的挑戰狀態,成功地激發出滿溢狀態行為。通過試驗證明滿溢狀態最有可能發生在個人處於與任務的難度的大概相當的情況下。一般有兩個方麵:如果任務很艱巨,人會感覺焦躁不安;如果任務毫不複雜,人反而覺得更無聊。

木匠保羅·奧格曾是滿溢狀態行為的受益者。幾年前,他參加了一個由國際木匠兄弟會讚助的木工技藝比賽,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比賽中,他將全部精力投入比賽之中。他回憶說:“在當時我隻注意我和我的工具而已。”當他取得第一名時,他才發現在自己周圍聚集著一大群人,而他先前壓根就沒有注意到自己周圍的一切。

正因為處在滿溢狀態下的人會喪失對時間的感覺,從而能夠完成平常所沒辦法完成的高難度工作,所以滿溢狀態行為被列入時間管理技巧。在《利用右腦》中,貝蒂·愛德華描述了能夠造成滿溢狀態或類似的經驗技巧,她的方法是根據左腦的機製:語言、分析、符號、理智、數字、邏輯與線型;而右腦的機製則由非語言、組合、非理智、直覺與道德的觀念而來。愛德華如此描述這種感覺:“那是一種從沒有過的經驗。當我工作得很順利的時候,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就如同畫家與手中的作品合二為一,我興奮極了,但盡可能抑製不表露出來。那種感覺,不僅三包含快樂,更有幸福融於其中。”

有人會認為這些人把精力和時間完全放在這些事物上是一種浪費,可他們並不如此認為。因為在他們眼中,那是樂趣而不是犧牲,李·特裏維特說得好:“我就是鍾情於這種比賽。”我們沒有必要為這些沉迷的人感到難過,盡管其中原因很多,有些是來自無知、天真或沮喪,甚至有的是來自罪惡感。總之,我們這要學習他們的那種沉迷的態度,讓它豐富我們的事業,助其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