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作家寫道:“要竭盡全力、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這是因為,究竟什麼才事關真正的大局,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我們並不清楚。但是事實上,決定命運的也許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每當但丁走過,佛羅倫薩人就會說:“這個人一定去過地獄。”這是因為但丁對地獄描寫太生動、太逼真了,所以不免讓人產生這種想法。
魯弗斯·喬特是美國著名法官,他是個十分認真的人,有時,他會和一些小商販,為了一些小事情進行辯論,其認真程度絲毫不亞於他在聯邦最高法院的演說。
孟德斯鳩曾經因為自己的一部著作對一個朋友說:“我耗費了畢生精力寫就的著作,你可以幾個小時就將它讀完。”在寫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清醒讀書時,還是夜裏做夢,孟德斯鳩想到的隻有這本書,這簡直成了他全部日程的焦點。喬治·利普雷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在每一種情形下都盡可能寫得最好,那麼他就會養成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好好寫的壞習慣。”達·芬奇在創作他的名畫《最後的晚餐》時,常常會為了一個細節、一種色彩而跑遍整個米蘭。曆史學家吉本9次改寫他的回憶錄,《羅馬帝國盛衰史》的開頭幾章修改了18次才最後定稿。
智慧是無價之寶
哥倫布帶領船隊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在那裏居住了一段時間。開始,當地的印第安人對他們十分熱情,但是時間一久,他們就開始對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越來越冷談了。於是,哥倫布對印第安人的酋長說:“我們來這裏已經有幾周的時間了,你們開始確實把我們當做朋友來款待,可是現在,你們不再象以前那樣歡迎我們了,甚至有些嫉恨我們,想趕我們走。你們本來答應供應我們每天充足的食物,但你們卻沒有履行諾言,你們每天帶來的食物越來越少了,你們的行為已經觸犯了聖靈,它非常憤怒,決心讓太陽消失,作為對你們的懲罰。”
哥倫布知道快要發生日食了,於是就將“太陽消失”的時間告訴了印第安人。但是,這些印第安人並不相信哥倫布的話,仍然減少對他們的食物供應。
“太陽消失”的時間到了,但太陽和往常一樣,表麵並沒有一點暗影出現,那些印第安人連連搖頭,越來越掩飾不住對哥倫布等人的敵意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太陽的一側開始出現了黑點,慢慢地,黑點的麵積越來越大,那些印第安人一個個驚慌失措,匍匐在哥倫布的腳下求他開恩。哥倫布答應盡力拯救他們,然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帳篷。
當日食快要結束的時候,哥倫布走出帳篷,並告訴眾人,聖靈已經寬恕了他們的罪行,隻要他們以後不再觸犯他,聖靈很快就會將吞噬太陽的魔鬼趕走。於是,印第安人立即發了誓,接著,太陽又從暗影裏露出了笑臉。這讓那些印第安人個個手舞足蹈,又唱又跳。從此以後,西班牙人想要什麼,這些印第安人都盡力滿足他們。
在剛剛踏上英吉利海灘的時候,愷撒不小心滑了一跤,為了避免手下人看見,將其視為不祥之兆,愷撒順勢抓起一把沙子,高高舉過頭項,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向世人展示他的威力。這就象人們通常所說的彈無虛發的英雄大衛,哪怕是順手從河灘上撿起幾塊鵝卵石,也要比拿著長矛、一身蠻力,但動作笨拙的歌利亞要厲害百倍。
美國演說家、改革家溫德爾·菲爾普斯曾經說:“尊重並利用那些已成定局的或不可改變的事情,就是我們常說的常識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