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行省製(2 / 2)

在我的計劃中,行省一級會逐步向三權分立的模式轉換。首先,立法權在朝廷,我暫時不會放權到地方,我要慢慢實行法製,但我也要維護皇權,所以我這個法製可以叫做皇權治下的法製。第二是行政權,這就需要各省的製置使來行使這個權力了,其上承朝廷,下接地方,所以我會陸續將各地製置使換成既有品行又有能力之人。至於司法權就沿用原有的刑獄提點司,並逐步從審核大案過渡到審核所有案件,也就是將州府縣衙的審案權dú lì出來,建立類似後世的檢察院,法院體係。

文祥問道:“陛下,這提點刑獄司在下一級建立分支是何用意?”

“行省製的改革是先從路一級開始,後續會慢慢過渡到州縣,朕打算將刑獄提點司體係向下延伸,目的就是要將現今州縣的司法斷案權dú lì出來。有句古話得好,絕對的權力會造就絕對的腐化,特別是在司法部門。所以,在我朝律法健全之前,同時也要避免給官員腐化的機會。”

“絕對權力造就絕對腐化?”趙順孫讚道,“陛下聖明。”

“行省的這三路監司暫且各司其職,待實行一陣後再議下一步計劃。”

“是,陛下。第二件事就是兩省的人選問題,有關這個問題,政務院的爭議頗大,臣也和吏部,中書省分別就此商議了許久,但還是沒能統一法,此事也需請陛下明示。”

我問道:“政務院有人選了吧?”

“陛下,有,請過目。”文祥遞過一本冊子道。

政務院中有屬於皇權一派的,有屬於相權一派的,也有屬於中立派的,這各派之人自然會推薦自己的同黨出任福建,江西兩大行省的三路監司。

我完後道:“福建省製置使由陳心書擔任,江西省製置使由謝枋得擔任,至於你們所提議的兩省轉運使和提點刑獄的人選,朕都不太熟悉。這樣吧,就由在座的各位投票來決定優先權。政務院除文祥外每位愛卿一票,師臣和文愛卿各兩票,翁愛卿也算作一票,大家無記名投票,以票數多者為序,並附上吏部檔案,朕晚上再來仔細審閱考量,明rì朝會時予以公布。當然,朕相信各位投票者都會以國事為重,以能力為先,擇優投票。”

“是,臣等遵旨。”

對於各省的三大監司,未來我會加大製置使的權力,所以我欽定了兩省製置使的人選。陳心書有能力,隻要他能達到我的要求,跟隨我的步伐,是完全可以勝任的,而謝枋得的資料我也過,其人不畏權勢,人品自是沒有問題,至於其能力,按照文祥的評價,“謝枋得記憶力奇好,有過目不忘之能,其為官能力不在臣之下。”

至於其它幾個職務,我一來沒有合適的人選,二來則打算去平衡各派的關係,我也相信在座之人也不敢隨意推薦一位不學無術之人,畢竟都是第一次投票,所投之人屬於那一派我倒是並不擔心,普之下,莫非王土,最關鍵是要有能力,有意願,能將事情做好。

“待朕走後,你們便開始投票吧。各位愛卿,依照我朝官吏考核製度和最新的官員行事守則,對於地方官員,吏部每一年均有一次考評,三年為一屆,任何官員在同一職位上隻可連任一屆,不論行省還是分路,這點都是相同的。”

“是,陛下。”文祥接著問道,“第三個問題,監察公署,南衙和各省之間是何關係?和提點刑獄又有何關聯?”

“這點朕以前就過,監察公署不屬於地方節製,是一個dú lì的機構。其作用就是監督各地的官員,當然也包括提點刑獄司的官員。監察公署和南衙均不涉及普通案件,其權力範圍隻限於監督當地官員是否違反我朝律法及官員行事守則。以後視情形再做調整。”

“是,陛下,臣等明白。”

“恩,文愛卿,即rì便可昭告下,我朝行省製的變革正式開始。”

“臣遵旨。陛下,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陛下昨rì言道,在政務院下屬設置律法司的事宜。”

“對,朕的確過。隨著我朝行省製和很多新部門的成立,以及社會的發展,很多舊時的律法要嘛不夠完整,要嘛不符合今rì之實際,律法是為發展服務的,所以必須適應社會,社會發展了,對應的律法就得隨著變化。師臣,你是嗎?”

賈似道一愣,也不知道我為何突然一問:“陛下,是。”

我笑笑:“朕以前過,社會發展了,配套的政策也要隨之而變,不僅僅是我朝的律法,所有的政策都要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這就叫做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賈似道心裏暗自想道,“這趙禥之意是不是又想,一朝子一朝臣,讓老夫也要去適應他這個皇帝呢?”